?
文/蕭海川
春節假期結束,北京多家醫院再次出現“號販子”。一月底,北京針對“號販子”施行整治風暴,然而僅過不久就故態復萌。看來,完善治理手段,遏制“號販子”猖獗勢頭,是維護正常就診秩序的當務之急。
當前,我國不少地方的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緊缺,難以滿足患者需求,“號販子”就是吸附在這些優質醫療資源上的“寄生蟲”。他們將專家的勞動、患者的苦痛變成個人漁利機會,讓患者深惡痛絕。對其嚴加打擊并及時堵住種種漏洞,是社會群眾的共同呼聲。
“號販子”現象存在多年,相當頑固,整治行動離不開恒心和高壓。擠壓“號販子”的生存空間,除了嚴打之外,還要完善號源管理,禁絕醫務人員、保安與“黃牛”串通,及時補上掛號實名制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北京最近擬改革專家號源的分配方式,在部分醫院試點專家團隊工作模式,醫院將盡可能提供較多普通號號源,患者直接由醫療團隊接管,視病情需要才由專家團隊來診治。這種努力,對遏制“號販子”有釜底抽薪之效,效果值得期待。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