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在救護車上就能做心電圖檢查,數據與醫院聯網,醫生可以第一時間獲悉患者的病情,并且到院后開通“綠色通道”,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2016年1月,青島市市立醫院與市急救中心合作,成立了青島市心腦血管疾病急救治療中心。
近日,由半島都市報、半島網聯合主辦,半島網獨立開發的“尋醫問藥”平臺邀請市立醫院相關專家做客,詳細介紹了市立醫院創建的“院前-院中”、“急診-專科”一體化的急救模式。
創建一體化急救模式 據青島市死亡監測數據顯示,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死亡已成為青島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另據統計,創傷死亡躍居人類死因第五位,是我國18~55歲青壯年死亡的首要原因。
為了規范急救流程,提高心腦血管疾病及創傷患者搶救的成功率,2016年1月,市立醫院與青島市急救中心合作,成立了青島市心臟病、腦血管病、創傷急診救治中心。據悉,該中心將借助實時的患者信息傳送體系,及“一鍵啟動”的多學科診療救治體系,實現心腦血管疾病、創傷急癥的院前急救、院內急診、專業救治的高效融合,提高急救效率與規范化水平,提高搶救成功率。
救護車上做術前準備 訪談中,不少網友十分關心青島市心臟病、腦血管病、創傷急診救治中心的相關情況,并就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病的搶救情況進行咨詢。
市立醫院相關專家介紹,以急性心肌梗死為例,病人來到醫院至血管穿刺給藥(溶栓治療)的間隔時間需在30分鐘以內、病人來到醫院至進行急診冠脈介入救治的間隔時間需在90分鐘以內,這是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該專家說,接診后,隨車醫生可以及時評估病人生命體征,利用車載信息系統將患者心電圖等傳輸至市立醫院,醫院心內科專業醫生指導運轉現場處置,并啟動院內專業救治:急診搶救室準備治療床及吸氧、心電監護、除顫儀等搶救設備及藥物;病人到院后,第一時間完成描記12導聯心電圖,復核診斷;迅速完成采血,進行心肌標志物及其他血液檢查,完善術前準備。同時,急診冠脈介入救治團隊30分鐘內準備就位,轉運患者至導管室行急診冠脈介入救治治療。
“從患者到醫院,到球囊開通血管的時間小于60分鐘,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搶救成功率。”訪談中,專家表示。記者 徐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