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養老”越來越成為市民關心的話題。然而,我省仍然存在帶病老人數量多、四成養老床位空置、醫養結合不徹底、農村留守老人養老難等一系列問題,制約著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近日,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養老話題展開熱議。值得關注的是,在青島膠州市里岔鎮有這么一個村,他們在村主任的帶領下,讓65歲以上老人免費住老年公寓,每年還給符合條件的老人發放5000元,探索出一條極富當地特色的養老之路。
■問題一 四成養老床位空置
目前山東省養老現狀如何?省政協委員、省委老齡辦副主任肖培樹介紹,2014年底,我省總人口達9789萬人,據2015年底統計,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為185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約375萬人,城鄉統算空巢率達到45%,有些城市地區甚至達到70%。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新增6萬張養老床位,有利于助推養老事業的發展,但是在增加床位的同時,也出現不少養老床位空置的情況。”肖培樹告訴記者,目前山東省空置的養老床位達40% ,養老機構冷熱不均,“但這并不意味著老年人沒有機構養老的需求,原因是多方面的。”
據了解,有些公辦養老院或者優質民辦養老院,因為設施條件好等,頗受老年人青睞,有的老人提前一兩年排隊都很難住進去;而另一些空床位多的養老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檔次比較高的養老機構,因為收費高,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另一種則是養老院條件差,而且護理員資質參差不齊,護理水平不高,老人的安全和健康難以保障。肖培樹建議,養老機構的結構還有待完善,高檔或低檔的占比高,不利于機構養老的健康持續發展。
■問題二 養老院醫療設施不完善
省人大代表、九三學社青島市委副主委林萍說,隨著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和差異化需求,“根據調研,我省多數養老機構醫療配套功能不完善,服務方式單一,專業化水平低,只能滿足日常生活照料、基本護理服務等,而療養保健型、休閑娛樂型養老機構數量不多。”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和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建設一批醫養結合服務綜合體’,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是適合山東人養老需求的。養老離不開醫療,發展醫養結合是大勢所趨。”肖培樹透露,目前山東省老人中有78%是帶病養老,失能半失能老人占到20%以上,全省平均健康年齡是58歲,“也就是說,58歲以上的老年人基本上多多少少帶點病,常年不斷藥的占到70%左右。”
“山東省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相比于普通養老機構的入住率要高,但發展醫養結合服務綜合體仍然需要掃清一些障礙。”肖培樹說,例如興辦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床位數量需要幾百張以上,一些醫養結合機構不屬于社會保險的定點范圍,限制了老年人的報銷;醫養結合及報銷等工作涉及民政、衛生、人社等多個部門,需要相互之間協調配合。
■問題三 農村養老條件落后
與此同時,農村養老問題也不容小覷。省政協委員、東營市婦聯原主席趙國芳說,現在很多農村年輕人出去打工,許多老人留守村中,村里成了“老人村”。但因為農村養老條件落后,很多老人生病、失能后無人贍養,農村養老的問題必須受到重視。
省政協委員、山東新財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鋼介紹,農村養老基礎設施不完善,醫療水平低下,缺乏優秀管理人員,這些都是發展農村養老面臨的障礙,“希望政府能在財政上給予農村養老更多支持,社會各界也能通過多種方式,共同解決農村養老難問題。”
■建議 推進智慧醫療
去年12月份,全國醫養結合工作會議在青島舉行,青島市建立的“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聯結合、養醫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六種醫養結合新類型,受到廣泛贊譽。
“但我們的養老事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林萍建議,首先應該充分利用我省對外開放的獨特優勢,通過政策引導和政府扶持,加強與國外養老設備企業的合作,提升養老設備制造水平,并研制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儀器設備,打出品牌;其次,利用物聯網技術,以大數據為支撐,推進“智慧醫療”,全面管控老年人健康狀況,推進大醫院與養老機構、社區養老定點服務,探索分級診療、遠程診療與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巡診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養老醫護診療效率;此外,鼓勵高校加大護理專業高端人才培養,將教育與市場需求以及產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探索 65歲以上免費住公寓
面對農村養老問題,青島膠州市里岔鎮良鄉一村探索出了自己不同的養老之路。省人大代表、膠州市里岔鎮良鄉一村村主任趙波介紹,“我們出臺《村規民約》,明令禁止喪葬使用吹鼓手等,對老人厚養薄葬,省去的喪葬費用,用來給老人養老。”
趙波介紹,村里的土地是按照每人一畝七分地分配,但老人可以將土地交給合作社打理,這樣每年就能坐收5000元“工資”。趙波還投資在村里建設了一棟9層的老年公寓,“65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居住,最多可容納40戶老人,能滿足村里老人的養老需求。”趙波說,每年的水電、維護費不是很多,只有在集中供暖上每年需要40萬元的投資,他也在爭取希望上級部門能為村里降低這塊費用。另外,他也正在探索新模式,比如將老人每年“工資”的一部分投入到養老公寓中,探索一條可持續的良性發展之路。
“養老也可以城鄉結合,統籌利用資源。”趙波說,“我們完全可以吸引一部分城市獨居老人到農村來養老,這里空氣好、環境好,可以分給老人一塊地自己種點東西,他們也會非常有親切感,而且城市老人來到農村,也會帶動農村人觀念的轉變。” 本報特派記者 朱薪雨 郝園園 魏海洋(本報濟南1月29日電)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