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語 九年一貫,一以貫之,近年來市區內不斷出現九年一貫制學校的身影,跟普通的中小學相比,九年一貫制學校以其獨有的優勢和特點贏得了各界關注 ,青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目前有幾所?軟硬件水平如何?學校的教學管理和課程設置都有哪些獨到之處?即日起,本報開啟九年一貫制學校探訪之路,為您展現島城九年一貫制學校的面貌。
從女兒升入六年級開始,家住滄口附近的徐女士就越發覺得一年半以前因回遷而選擇就讀滄口學校的選擇是對的,越發為當時的決定感到慶幸。因為,跟同齡的其他孩子相比,他們全家人不用焦慮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不用過分擔憂孩子的考試成績,更不用擔心電腦派位孩子將會上哪所初中,“可以安心照顧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明顯比其他家庭要平靜得多”。之所以有這種“優越”的體驗,是因為女兒就讀的青島滄口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的孩子們可以直升入初中,“學校的各個方面都很棒,又新來了一位齊魯名校長,作為家長我們很安心”。
李滄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青島滄口學校位于李滄區臨汾路101號,雖然是一所新建學校,但是學校的歷史卻已很是深厚。青島滄口學校的前身是青島二十二中,當時的位置在四流中路113號,據說之前的青島二十二中曾經出過不少名人、才子,像世界柔道冠軍于頌、藝術家王登梅……特別是文化藝術方面,這也一直是學校的特色所在。學校的歷史始于1923年,當時日本人在原名為滄口大馬路的四流中路上設立了“滄口尋常高等小學”,此后,設了“日本國民滄口小學”。到1946年,國民黨在此設立了“青島市立第三中學”。1956年,青島三中移址另建,在此設立“山東省青島第二十二中學”。時光流轉,到了2014年9月,青島二十二中整體搬遷至新校址,成為李滄區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更名為青島滄口學校。
目前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青島滄口學校可謂櫛風沐雨,煥發出了新的青春。1月12日當天,記者來到位于臨汾路上的滄口學校時,被眼前的一幕給震住了,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呈現出了學校的歷史積淀,學校前院教學樓前的孔子像讓這所年輕的新校更添了幾分韻味。根據學校團委書記宋翠萍的介紹,青島滄口學校設置為54個教學班,總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學校的硬件設施絕對一流:體育館、游泳館、學術報告廳、校園電視臺、專業錄播教室、陶藝室、茶藝室、未來教室等一應俱全,彰顯著這所現代化學校的青春與活力。
六年級直升初中,引其他家長艷羨 對于六年級學生單希榕來說,當年她的一到四年級是在李滄區另外一所小學上的,等到滄口學校建起來,按照政策她符合招生的第一批學生,沖著學校的先進配備,沖著學校的九年一貫制,全家商議同意孩子轉入這所新建學校,說來也算是一種勇氣。
“因為滄口學校是新建的,硬件各方面都很好,配備的老師也大都是別的學校的優秀教師調過來的,最關鍵的是小學直升初中這塊挺省心的”,單希榕的媽媽徐女士告訴記者,因為不用操心電腦派位,不用費心孩子會上哪所初中,這所初中怎么樣等等,果然,滄口學校也沒有讓家長們失望,“轉過來以后感覺孩子變化很大,學校的硬件好,還配備了各種教室,開設了多彩課程,孩子的見識明顯多了,雖然來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但是老師也做了很多努力,學校在各個方面對學生都特別重視”。
徐媽媽坦言,孩子來到滄口學校的這一年半里,她也曾跟之前孩子的同學家長有過交流,“感覺幸虧是轉來了,原來電腦派位上初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今這個學校的初中很好,去年剛上任的校長是李滄區新引進的一位齊魯名校長,我們對他的期望也很高”。徐媽媽坦言,新校長來到以后,家長們感覺學校的變化很多,孩子更愛學習了。“說實話,我們以前感覺這邊的學校跟市南市北的學校有差距,但是如今在這所新學校,確實感覺各方面絲毫不輸給市里邊的學校”,徐媽媽說,“幸虧到這里來,很滿意”,與之相隨的,徐媽媽也感覺到了來自其他同齡孩子家長的艷羨,“感覺挺輕松的,沒有升學的壓力,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地幫助孩子學習”。
既有歷史積淀,又有高科技配備 別看是一所新建學校,滄口學校的各個方面都能體現出學校的歷史積淀。青島滄口學校現存有青島市最古老的鋼琴,據說制造于1860年,產自奧地利,為奧地利皇室專用鋼琴,現在已經列為青島市文物。這款鋼琴的品牌為“werner”,它就像是一位藝術老人一樣屹立在學校維爾納藝術中心展廳中,以獨特的歷史文化引領師生享受藝術的熏陶。
有歷史的積淀,更有時代的超前,在滄口學校的未來教室里,記者得知,這里是全市首家具備“全媒體兼容、數字化分享”特點的現代化高科技教室,這個教室最大的變化是取消了黑板和粉筆,也見不到傳統的教科書,取而代之的是面向全班教學的六塊互動液晶4K高清大屏,以及面向分層和分組教學的三塊電子互動課桌,而這三塊電子互動課桌,據說在我國北方只有30臺,而滄口學校就擁有了三臺。未來教室還針對個性化教學配備了300臺ipad電子書包,有著這些高端配備,老師們就能在課堂上將“以學為本”的理論要求變成技術支持下的真實世界,為老師們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研究、孩子們開展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營造一種良好的數字化校園文化。據悉,如此高大上的現代化電子設備,已經被滄口學校納入日常教學廣泛使用,而且已經按照課表排好課程,不同科目、不同班級的師生都可以享受到高科技帶來的便捷高效。
九年攜手,構建平等和諧學習關系 硬件的高大上是外在的,內在的教學管理更關乎孩子的成長。在提到學校的辦學理念的時候,青島滄口學校校長張偉非常謙遜、低調地對自己“齊魯名校長”的頭銜解釋說,他不在乎是否有“名”,而更追求做一個“明白”的校長,體現了他個人的教育追求。在張偉校長就職之后,青島滄口學校提出了“九年攜手,一生相伴”的辦學理念,目的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終生的幸福,并已經從各方面入手,推動學校的教育改革。
作為李滄區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張校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通過‘九年攜手,一生相伴’的辦學理念,我們希望構建一種平等的、和諧、民主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老師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家長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家長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希望在這種關系中,讓教育平等、和諧、流暢地發生,這樣的教育才能更有效果”。張校長坦言,在過去知識匱乏的年代,教育是以傳授知識為中心,因此擁有知識的老師和教材是權威,而在如今這個信息大爆炸、可以多渠道學習的時代,要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有一個平等、和諧、民主的外部關系,“過去培養人是傳承知識,如今培養人更看重學生的能力,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如今的要求比過去多,才更需要學校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平等和諧的關系網絡,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統一全校價值觀,建立分布式管理體制 在張校長看來,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就需要任課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注意打通學科素養和人的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會由單純地教學轉變為育人。而這樣的目標和追求 ,在九年一貫制學校更容易實現,“中小學階段是學生長知識、長身體、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期,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最重要的”,因此,張校長到任之初就通過辦學理念的制定統一了全校教師的價值觀,并期望通過學校的核心價值觀來規范和引領老師們的價值觀。同時學校還建立了分布式的領導體制,“之前的學校管理是塔基式的,如果一下子從塔基式過渡到扁平化是有困難的,所以以分布式的方式來過渡是吻合學校的實際的”。所謂分布式的管理體制,張校長解讀說,其實就是把過于集中的權力,以更穩妥積極的方式將職責和義務分布到每個人身上,讓每個人有擔子、有作為、有擔當”。
張校長說“我國當前的教學太側重于教學流程的設計,忽視學習的個體和學習組織的建構。”為了打破這種現狀,張校長在重視獨學的基礎上,提出了在班里組建“三人行”合作學習小組,其中之意既吻合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古訓,又契合了學校“你先行我后行,大家攜手一起行”的追求和“你這方面行,我那方面行,你我相伴丟下誰都不行“的初衷。
中小學課程一體化建設已申報省級課題 除此之外,張校長分析道,相比起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學而優則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知識改變命運等不同時期主要的學習動機。在如今的社會形態下,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將會更加多元,將會更多地來源于興趣、成就感和分享所帶來的動力。因此,學校提出了打造“趣動共享”課堂的教學形態,“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使知識變得有趣味,讓學習變成一個興趣盎然的過程”。這期間要關注學生的各種體驗,真正讓學生動手、動耳、動口、動腦、動心、動情,讓學習成為學生的生命歷程,成為學生情感參與的過程。
記者得知,滄口學校還實行了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按學案動態走班的教學方式,在每周的固定時間段,挑選出至少10個不同科目不同層次的學案,供初中段的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自主判斷學習成果并根據自己想要提升還是補差的現實,來確定自己將要上的課程,此舉既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也鍛煉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張校長告訴記者,為了把這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辦好,學校已經啟動了中小學課程一體化建設,從學生的生活、學科教學、社區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發,把九年作為一體化來設計,目前研究已經申報省級課題,“這個課題是專門針對如何實現各個學校在九年中的貫通、家長和學校如何分工、哪個學段適合什么樣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等,進行全面的研究”。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郝春梅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