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莒縣把加快社會組織發展作為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加強社會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的重要力量,扎實推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社會組織健康快速發展。逐步建立起了門類齊全、層次不同、覆蓋廣泛、功能各異的社會組織體系。其中有社會團體184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60家,涉及公益、農產品、文化等各個方面。2015年8月,莒縣被省民政廳授予“全省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
新成立69家社會組織
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開始,莒縣縣政府把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列入了政府工作和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2015年1月,縣委、縣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推進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的意見》。要求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提高社會治理效能,并明確了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任務目標及各有關部門的職能分工。緊緊圍繞“發展、規范、創新”的宗旨,不斷加大社會組織建設探索與管理力度。一是實施直接登記。目前,除依據法律、法規需前置行政審批及政治法律類、民族宗教類的社會組織外,其他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各類社會組織,實行了直接登記。截至2015年12月份,莒縣社會組織共有379家,其中社會團體184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60家,非公募基金會1家,備案的社會組織34家。去年新成立社會組織69家,其中社會團體13家,民辦非企業單位22家,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34家。
降低門檻,1元也可注冊
降低準入門檻,對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有注冊資金要求的外,申請登記社會組織注冊資金不作要求,1元也可以注冊;在上報時,不再需要提供驗資報告書,只需要提供銀行進賬單復印件即可;對新成立社會團體會員的數量上,不再要求必須達到50個以上,可降到最低15個以上;對城鄉社區類社會組織,采用登記和備案雙軌制,根據他們的性質和類別,對符合登記條件的我們給予登記,對尚不具備登記條件的,實行備案管理。為助推社區社會組織快速發展,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實施方案》、《關于建立“五社聯動”機制,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實施意見》、《莒縣社區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文件,采取“培育+扶持+監管”的方式,對社區社會組織實施分類管理,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社區公共服務和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使社會組織真正成為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力量。簡化了年檢手續,社會組織在年檢時,不再需要提交財務審計報告書,只需要提交一份年度工作報告。免收社會組織登記和注銷公告費用,真正實現了社會組織登記零收費。允許民辦非企業單位以某一服務品牌在其活動區域內形成連鎖服務,辦公場所不作要求;改革年檢辦法,建立以征信為主的年度報告制;提高行政效率,對材料齊全,符合有關規定和法定條件的新申報公益類社會組織,準入登記由原來的5個工作日壓縮為1個工作日。
培訓志愿者1000余人
據莒縣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莒縣先后出資近20萬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快對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者的培訓。先后到泰安、曲阜、濱州、深圳、張家港、杭州、上海等10多個省市縣參觀學習。聘請國內、省內著名公益專家和公益組織負責人來莒縣授課,給志愿者培訓9場,培訓人數達1000人。2015年3月份,利用“國際社工日”,舉辦了“發展社會工作,創新社會治理”的社工主題沙龍;5月份,開設了“周末社工課堂”,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時間,對參加社工考試的人員和志愿者進行培訓;10月份,以“打造品質公益,共建社會和諧”為主題的全國第二屆“公益論壇”在莒縣召開,國內73家社會組織參加了此次論壇;12月份,我們邀請了山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女子學院的三位教授來莒縣調研農村社區“五社聯動”工作,通過加強學習交流,社會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
打造創業園,容納13家入駐
以“匯聚社會愛心、搭建公益平臺、助推莒縣發展”為理念,以“創業、創新、創意、創造”為宗旨,2015年年初創辦了莒縣社會組織創業園,面積近700平方米,可以容納13家社會組織入駐。創業園積極發揮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創業創新、引領示范、項目運作、品牌創建、培育孵化、助推發展等8項功能,建有愛心交流室、愛心課堂、愛心圖書角、風采展示墻等,使社會組織創業園成為發展公益組織的孵化園、示范園。在管理上我們實行“以社助社”、“以社促社”、“以社孵社”的辦法,在運作上采用“1+1+X”模式,即一個服務平臺(創業園),一個樞紐型社會組織(莒縣莒益匯社會組織服務中心),X個入駐的社會組織(主要是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該創業園由莒縣莒益匯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具體運作,中心有工作人員6名,其中專職人員3名,社會工作師2名,助理社會工作師1名。目前,已入駐社會組織11家。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