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將一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查獲的贓車發還給失主。
2014年7月16日,膠州警方接到市民王先生報案,稱自己在小區門外停車位上的轎車被盜。接警后,膠州警方立即著手調查,豈料僅相隔一天,盜車賊竟再次出手。面對犯罪分子如此囂張的氣焰,膠州警方全力以赴,根據視頻線索,發現一可疑拎包男子曾進入案發現場。隨著案情一步步深入,盜車賊的真實身份也逐漸浮出水面,警方鎖定了來自四川的沈木飛。2014年8月5日,膠州警方在萊西市將沈木飛抓獲,并順藤摸瓜在廣西、即墨等地抓獲另外三名盜車賊,一舉破獲了16起盜竊汽車案件。
清晨接警轎車被盜 2014年7月16日上午8點多,在膠州市三里河派出所,剛剛值了一宿夜班的民警李宏飛正在整理著自己的東西,準備和同事交接,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男子急促的聲音:“我要報警,我的車被偷了!”
經過緊急詢問,李宏飛了解到,報案人王先生家住三里河轄區水岸府邸東區,16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樣打算開車上班,沒想到走到小區南門外東側的停車位時,發現自己昨晚停在此處的汽車不見了,懷疑是被小偷盜走,遂決定報案。他丟失車輛為一輛紅色現代瑞納轎車,價值8萬元左右。放下電話后,李宏飛感覺到事態嚴重,立即出警的同時將案情上報給了膠州市局。
接報后,考慮到涉案金額重大且犯罪分子可能再次行竊,膠州市局立即組織刑偵大隊會同三里河派出所開展案偵工作。辦案民警首先向王先生詳細詢問了其停車和發現車輛被盜的時間,結合盜竊汽車犯罪的規律特點,確定車輛大致在深夜零點后至天亮前的一段時間內被盜。隨后民警對案發現場進行了細致地勘查,然而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并未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尋找拎包男青年 這樣一來,民警只能將辦案重心放在監控錄像上,希望能在其中發現蛛絲馬跡。可惜的是,案發現場并未在視頻監控的范圍內,民警只得擴大范圍,以案發現場為中心,民警又調取了周邊多處監控錄像進行查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小時不間斷地觀看,民警終于捕捉到關鍵線索。其中一個監控畫面顯示,7月16日凌晨2時14分,一輛出租車抵達中心現場西北側不遠處的一個十字路口,隨后從車上下來一名男子,只見他手中拎著一個行李包,快步朝案發現場區域走去。2分鐘后,一輛紅色轎車從中心現場方向駛出,經王先生辨認,該車正是被盜車輛。由此辦案民警確定,這名拎著包的男子極有可能是他們正在尋找的犯罪嫌疑人。
辦案民警兵分兩路,一路順線沿犯罪嫌疑人駕車逃跑的路線繼續追查,另一路則逆向倒查犯罪嫌疑人作案前的活動軌跡。民警通過調取沿線監控發現,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從膠州市區惠州路附近某小區步行至惠州路上,隨后搭乘一輛出租車抵達中心現場西北側的某十字路口,下車后開始尋找作案目標,伺機作案。作案后,該男子駕車行駛上了膠州灣高速公路,從雙埠出口駛向城陽區后,不知去向。
通過監控畫面中留下的信息,民警找到了深夜搭載犯罪嫌疑人的出租車司機,據其反映,犯罪嫌疑人大約20來歲,中等身材,外地口音,當時上身穿了一件白色半袖T恤衫,下身穿了一條短褲。民警根據出租車司機描述的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對該區域迅速展開了排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民警緊鑼密鼓地調查之際,7月18日上午,三里河派出所又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家住三里河轄區南華苑小區的李先生向派出所報案,稱其停放在小區西側的起亞福瑞迪轎車被盜,價值8萬元,請求警方立刻介入調查。接報后,辦案民警迅速跟進,調取了案發現場周邊的監控視頻。其中一個監控畫面顯示,18日凌晨2時25分,有兩名男青年自北向南步行來到了案發現場,2分鐘后,二人開著被盜車輛,沿杭州路向北駛出中心現場。
按照之前的經驗,緊接著民警又沿犯罪分子駕車逃跑的路線調取監控,發現二人開車途經香港路、正陽路駛向了城陽,隨后再次失去了蹤跡。監控顯示,二人中一名男子的體貌特征與“7·16”汽車被盜案件中拎包男的特征極為相似,民警確定,這兩案系同一伙人所為,遂決定進行并案偵查。膠州警方迅速組織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案偵工作。
監控中的兩個身影 歷經兩日的辛苦工作,民警通過調取23處監控錄像,反復查看比對,分析研判,終于還原出了“7·18”案發前兩名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18日凌晨0時30分許,兩名犯罪嫌疑人通過膠州市實驗小學西側的龍州路,由北向南步行,在到達寺門首路與龍州路路口后,二人開始分頭活動。1時15分許,二人在瀘州路與杭州路短暫會合,隨后再次分開,一人沿瀘州路向東行走,另一人則沿杭州路向南走去。不知道什么原因,1時20分,沿瀘州路向東步行的犯罪嫌疑人又突然調頭,來到杭州路上,一路向南走與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會合,該人正是“7·16”案中的拎包男子。之后,二人步行來到案發現場。
辦案民警將二人分頭行動后的活動軌跡作為重點偵查方向,二人在寺門首路與龍州路路口分手后,均曾進入居民小區,辦案民警遂前往相關小區進行走訪調查,希望能夠得到有關二人的線索。
經過走訪,有一位夜間營業的商店員工告訴民警,曾見過二人在18日凌晨出沒,二人拎著個大包,鬼鬼祟祟的,很值得懷疑,因此給其留下很深的印象,該員工向民警進一步描述了二人的體貌特征和衣著打扮。
就在膠州警方進行調查的同時,高密、諸城、城陽、即墨等地也先后發生了幾起汽車盜竊案,犯罪分子的特征與在膠州犯案的嫌疑人極為相似。
得來全不費功夫 經過多地層層追蹤和各地警方協同配合,8月1日,膠州警方終于獲悉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沈木飛在城陽區的臨時住所,然而,當辦案民警趕到城陽時,卻撲了個空,民警經調查發現,原來該嫌疑人是四川人,已于前一日乘飛機回到四川老家。專案組立刻派出警力,前往四川成都擒賊!正當一支精銳隊伍登上前往成都的飛機時,專案組再次得到消息,犯罪嫌疑人已經離開四川返回山東。
2014年8月5日,專案組獲悉,沈木飛正在萊西市某處躲避。民警來到沈木飛的住所后,發現其院中停有一輛紅色現代瑞納轎車,但車牌號與膠州“7·16”案件中丟失的瑞納轎車不符,而是煙臺的牌照,民警未細思量,迅速布控,將該處團團包圍,防止犯罪嫌疑人逃竄。
辦案民警一腳踹開房門,此時的沈木飛還在家中蒙頭睡大覺,未來得及有任何抵抗就被警方擒獲。與此同時,民警還抓獲了屋內另一同住可疑人員。警方迅速將二人押回膠州受審。
16起盜竊案告破 2014年8月5日下午,審訊開始,民警并未透露原因,而是直接問沈木飛:“你都犯了哪些案子,自己交待吧。”沈木飛回答道:“我就昨晚在煙臺偷了一輛汽車,就是你們在院子中看的那輛瑞納。”“是嗎?”民警質疑道,“仔細想想,就這一輛?”被民警這么一問,沈木飛哆哆嗦嗦地回答:“還在濰坊偷了一輛。”“還有呢?不止這兩輛吧,再仔細想想。”“沒,沒,沒有了。”沈木飛回答。“還在狡辯,你偷車的證據我們都有,快交待吧。”此時,沈木飛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擊潰,他供述,今年7月份以來,自己伙同陳家康和李安龍在山東膠州、城陽、李滄、即墨、高密、諸城、蓬萊等地盜竊多輛汽車,開始是三人一起,后來有的時候自己單獨作案,有時和陳家康一起作案,和另一名嫌疑人萬曉新只是在蓬萊偷過一次,回四川老家的時候偷過一次,還一路開著該車回到青島。
辦案民警迅速在網上將陳家康、李安龍列為通緝犯,進行全國追逃。考慮到陳家康是廣西人,極有可能已潛逃回老家,專案組立即飛赴廣西,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于8月15日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將犯罪嫌疑人陳家康抓獲歸案。陳家康到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與此同時,李安龍在即墨再次犯案的時候,被即墨警方抓獲,9月1日,即墨警方將李安龍移交給膠州警方,至此,四名盜車賊全部落網,16起汽車被盜案件告破。
網友相約來青“學手藝” 案件告破后,按照四名犯罪嫌疑人的描述及所掌握的證據,警方還原了整個系列盜車案件的經過。犯罪嫌疑人沈木飛,四川省雙流縣人,2009年時曾因盜竊被判處拘役四個月。陳家康,網名“夜行者”,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人,2008年曾因盜取一輛面包車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2011年減刑出獄。2014年7月初,二人在網上結識,此時,沈木飛還與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李安龍在網上有來往。李安龍表示,自己會偷汽車,沈木飛聽聞此言羨慕不已,就想來青島“學手藝”,但是因手頭不寬裕,便先在四川當地偷了幾輛電動車賣錢,換取來青的路費。
陳家康在和沈木飛的聊天當中聽說此事,他表示也想一起來,為此,李安龍還給陳家康匯款,讓其買火車票過來。7月7日,三人在城陽碰頭,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據點。當晚,三人經預謀后,乘車至高密市醴泉街道城里小區北側處,盜竊了一輛北京現代瑞納轎車。9日晚,又乘車至諸城盜竊了一輛汽車。
8月初,因回老家還債,沈木飛乘飛機回到四川,還在當地偷了一輛車返青。在此期間,他又在網上結識了犯罪嫌疑人、年僅20歲的萬曉新。深夜一時“興起”,二人又偷了一輛紅色瑞納,并開著該車來到萊西沈木飛另一租住處。二人沒有想到的是,此時警方早已將其牢牢鎖定。
收贓車被老婆舉報 偷車賊全部落網,但收贓的犯罪嫌疑人還沒有找到,被盜車輛能否追回,還是一個未知數。專案組沒有放松,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新的征程。自8月份起至12月,專案組輾轉煙臺、臨沂、濱州、濰坊等多地,先后將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的辛某、韋某、李某、張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共追繳被盜汽車12輛,全部返還給受害人。
在追蹤收贓犯罪嫌疑人時,還發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收贓人袁某因與妻子感情不合,天天吵架,后袁某被其老婆舉報,東窗事發。
膠州法院審理認為,沈木飛、陳家康、李安龍、萬曉新單獨及伙同一起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車輛,其中沈木飛數額特別巨大,陳家康、李安龍數額巨大,萬曉新數額較大,其行為均已構成盜竊罪。2015年3月27日,膠州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沈木飛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五萬元;陳家康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李安龍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零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萬曉新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五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其余各收贓者分別被判處相應刑罰,這一特大系列盜車案,終于塵埃落定。 文/本報記者 魏超然(文中涉案人物均為化名) 圖/警方提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