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少海”,恐怕現如今知道的青島人不多,但說起膠州灣,估計沒有人不知道 。少海,就是膠州灣的古稱。
青島之所以能在近代獲得大發展,跟少海有著莫大的關系。無論是軍用亦或是民用,港闊水深的膠州灣都能為艦船提供一個良好的停泊地,供商貿軍需往來。直到2008年,青島市明確提出了“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戰略。可以說,沒有占盡地利的膠州灣,也就沒有今天繁榮的青島。
膠州灣對于青島具有如此非凡的意義,今天的《發現青島》,我們就圍繞少海,來說說古代膠州灣的那些事兒。
由來:傳說膠州灣源于一場洪水 膠州灣是位于黃海中部、膠東半島南岸、青島市境內的半封閉海灣,近似喇叭形。這樣一個海灣,港闊水深,風平浪靜,終年不凍,可說是蒼天給青島人的最好禮物。可這么好的禮物,究竟是怎么得來的?老百姓一直不解。對膠州灣的來歷,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據說,古時膠州灣一帶是一片臨海的沖積平原,平原上有一座“洪州城”。相傳,洪州城東城門在今天的板橋坊,西城門在冒島處,南城門在市北湖島的海上,北城門在女姑口。當時,城內生活著兩三萬人,常年受到洪水和海嘯的侵襲,他們就一直想要搬到膠州去。“洪州”之名,也是因為這里經常爆發洪水而得名的。有一年,城外來了一位卦師,聲稱自己是來救洪州百姓的。于是,他走街串巷,念叨著一個隱語:“獅子紅了腚,淹了洪州城”,但大家并不拿它當回事。結果,有一天早晨,大水真的到來,城門外的石獅子的腚真的給洪水泡紅了,洪州人才想起了卦師的隱語,于是舉行了全城大搬遷。就在洪州人剛剛搬出城時,地震和海嘯就發生了。洪州城很快陷入一片汪洋,沉入海底,形成了今天的膠州灣。洪州人攜家帶口,投奔到膠州。至今膠州一帶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沉了洪州,立了膠州。”
這個傳說可信度是多少呢?似乎多少有些根據。曾有人引用1947年出版的《青島指南》上的記載:“東大山在陰島(今紅島)之極東,濱海聳立,氣象巍峨,相傳為古洪州西關,有城墻遺址。農民屢于山上拾得盔頂甲片及金釵等物……毛島(冒島)孤懸東大洋村東海中,上有古井一口,水味清洌,聞系古洪州西門,但代遠年湮,城舍蕩然,相傳明以前即有之。”
另外,據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漁民打魚時,網里偶爾還能拉上古磚瓦及生活用具等。另外,冒島上還真的有過一口井。
不過傳說就是傳說,膠州灣的形成,肯定是地質作用的結果。青島著名文史專家王鐸先生在《青島掌故》一書中說,據我國地質調查,膠州灣的初步形成,大約在6000多年前火山和地殼的相互作用時期。其水域面積最初約1000平方公里,海平面也比現在高出3至5米。這就是說,在6000多年前,今天青島市區前海一帶還泡在水里(結合之前的洪水傳說,似乎真有其事)。當時膠州灣里盛產鲅魚,青島最早的先民“膠州三里河人”就在這里以捕魚為生。膠州灣基本處于我國海拔高度的0米上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就是從青島水準原點測起的。
膠州灣的面積有一個不斷縮小的過程:到了商朝,膠州灣的面積縮小至約600平方公里,是大沽河、洋河的入海口。后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它的水域面積開始縮小。尤其是自20世紀初以來,出現了灘涂淤積加快的勢頭。據1935年的統計,其水域面積已縮小為559平方公里。至1992年,膠州灣每年入海的泥沙約有160萬噸,水域面積進一步縮小為388平方公里,比最初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即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膠州灣的水域面積平均每年減少了3平方公里。
由此可見,我們現在看到的膠州灣,已經是一個“縮小版”的海灣了。好在,近年來,青島加大了對于膠州灣的改造、治理和保護力度,水域面積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質也得到了改善。
歷史:“少海連檣”是清膠州八景之一 說完了膠州灣的由來,我們來說說它的名字。現如今,因為地緣關系,人們習慣稱呼這片海灣叫膠州灣。可是在古代,它可不叫這個名字。叫什么呢?翻看古籍,我們就會知道,膠州灣最早的名字叫“少海”。
王鐸先生稱,少海是膠州灣最早的名稱,以現在坐落于夏莊鎮的少山而得名。少海一名最早見于春秋時齊景公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韓非子》中,就有“齊景公與晏子(晏嬰)游于少海,登柏寢之臺而還望其國”的記載。關于這段齊景公和晏子的旅游,留下許多傳說,我們在下一篇會詳細介紹。
當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果非要追問何以少海、少山都有一個“少”字,我們就要追溯到遠古時代東夷族的始祖少昊。也就是說,不管少海還是少山,都是“少昊之山”、“少昊之海”的意思。少昊一族最早居住于“炎”地,也就是今天山東臨沂的郯城。青島地區,最初為少昊族所轄。所以,一說起少海之名,我們便不得不提及東夷族的祖先少昊。相傳,東夷族以鳥為圖騰。少昊曾以鳥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分別管理手工業和農業。
少海還有一個別稱叫“幼海”,始見于我國最早的自然地理典籍《山海經》:“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無皋之山,南望幼海。”不管少海還是幼海,都是“年輕之海”的意思,指的都是膠州灣。
既然少海一名最早見于春秋時齊景公時期,那么膠州灣的文字歷史還要去春秋求源。有人認為春秋時期的謀臣范蠡就曾到過青島,因為《史記》記載范蠡“浮海出齊”“乃乘扁舟,浮于江海,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就是說范蠡改了姓名來到齊國叫鴟夷子皮。而按照《吳越春秋》、《越絕書》記載,西施最終“隨范蠡而去”,“隨鴟夷以終”。西施跟隨范蠡在齊國海濱從事鹽漁致富,一般認為范蠡、西施從事鹽漁當在少海一帶,所以這里特產的貝類叫“西施舌”。
唐、宋時期,膠州灣的航運價值開始顯現。唐代時期,膠州灣曾是北方第一大港。為防遼人進犯,唐武德皇帝曾下令關閉了渤海所有港口,只開放黃海的港口,板橋鎮(地處膠州灣)于是一躍而成北方第一大港。到了宋代,膠州灣的繁榮達到鼎盛,魯軍在《膠州灣的前世今生》中,曾描述其繁華程度,“宋代,建都汴梁(今開封),膠州灣是距國都最近的港口,當時以板橋鎮(今膠州)為主港是全國5大海港之一,也是聯系日本、朝鮮半島的主要港口之一,為接待朝鮮半島客商 ,建了‘高麗館’,十分豪華。”
然而,古代中國的主要航運手段還是漕運(舊指由河道往京城運糧或運送軍糧),海運并不為人十分看重。但即便如此,膠州灣直到清朝時期,依然貨運繁忙。當時,青島人評出了自己的膠州八景,其中一景就是“少海連檣”。清乾隆年間膠州知府周于智,寫“少海連檣”有序云:“自塔埠頭至淮子口,名‘少海’,商船停泊處也。西為七崖百余丈,拒潮且便登舟,旁列廛居……每秋冬之交,估客駢集,千檣林立,與潮波上下,時而風正帆懸,中流蕭鼓,轉瞬在隱約間;又令人想蜃樓海市,咫尺云煙矣。”這描寫的正是塔埠頭港(地處膠州灣)昔日的繁盛景象,“估客駢集,千檣林立”,這樣的繁忙場面,今人恐怕無法想象。
屈辱:1897年德軍強占膠州灣 步入19世紀以來,膠州灣優越的地理位置逐漸引起西方列強的注意,同時也日益為清廷有識之士所關注。
1891年6月14日,光緒皇帝正式批準了膠州灣設防的建議,此為青島城市建置的開始。隨后,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率部4個營2000余人移駐膠澳。
據史料記載,從19世紀60年代,德國人就對當時經濟落后,只有幾個零星漁村的膠州灣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及工程師弗朗求司等人來山東半島實地考察。他們認定,膠州灣及青島是德國在遠東殖民地首選之地,其理由是這里適合建設深水不凍大港。而山東的礦產、農產品當時都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另外,山東人體質好、勤勞、能吃苦……
1896年11月,德皇威廉二世召開御前會議,決定奪取膠州灣。據《青島舊影》記載,1897年11月1日,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巨野被殺,德國一直等待的機會來了,德皇毫不掩飾地說:“中國終于給我們提供了夢寐以求的機會,我決定立刻出兵。”當年11月7日,德皇威廉二世命德國軍艦從上海啟程,13日到達膠州灣,以“來此游歷”為幌子,欺騙中國駐軍,次日,德軍突然登陸,強行占領了膠州灣。
據說,章高元事先毫無防范,正在打麻將,事發后驚慌失措,在德軍炮口下徹底屈服,撤出青島,退往四方,所有炮臺、兵營軍火庫及14門野戰火炮全部落入德軍之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膠州灣事件”。
膠州灣事件對中國近代歷史至少產生了兩個重大影響。其一 ,以膠州灣事件為開端,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有識之士開始奮起反抗,直接導致了后來的“維新變法”運動;其二,德國在一戰戰敗后,青島反被日本強占,為了收回青島,全國爆發了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的愛國運動,這就是“五四運動”。可以說,膠州灣在近代歷史上,不光影響著青島的發展,更承載了國運的興衰。
特約撰稿 田野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