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里蘭卡中部諾瑞麗亞茶山上,正在工作的女工。(資料圖片)
世界經濟論壇19日發布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從全球范圍看,男女在工資方面仍然不平等,預計還要118年才能實現平等。
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19日發布2015年度《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從健康、教育、經濟和政治四個領域,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女性地位進行分析和量化。
令人吃驚的是,就全球整體而言,在工資方面的男女性別差距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幾乎沒有縮小。報告說:“男女在工資方面仍然不平等。目前女性工資等同于10年前的男性工資水準。”
最新數據顯示,一名全職女性的平均年薪為1.11萬美元,一名全職男性的平均年薪為2.06萬美元,差距接近50%。相比之下,2006年一名全職男性的平均年薪為1.14萬美元,與當前女性工資水準基本持平。
報告說,過去5年來,促進男女工資平等和就業平等的努力近乎停滯;過去10年來,男女在工資方面的差距僅縮小3%。按照這一發展速度,預計要到2133年才能實現男女在工資方面的平等。
從評比的四個領域看,健康和教育領域的性別差距最小,女性所獲得的機會分別為男性的96%、95%;經濟和政治領域的性別差距較大,分別為59%、23%。
報告顯示,冰島連續7年蟬聯榜首,挪威與芬蘭分別列第二和第三位,北歐各國均位居前列。
排名前十的非歐洲國家只有三個,分別是盧旺達,第六;菲律賓,第七;新西蘭,第十。
令人擔憂的是,斯里蘭卡、馬里、克羅地亞、斯洛伐克、約旦和伊朗六國的男女性別差距正在擴大。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警告說,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今后全球男女性別差距“有可能繼續擴大”。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