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山東巡撫李秉衡:青島被占他力主對德決戰(圖)

2015-11-19 10:31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甲午一戰清軍戰敗。此戰,標志著清政府苦心經營三十余年的“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也昭示著李秉衡悲劇生涯的開始。可以說,自甲午戰爭之后,李秉衡的仕途屢遭不順,先是在山東任上經歷“巨野教案”,接著又逢德軍強占青島,1900年重新出山就發生庚子國變。

  李秉衡最后是自殺身亡的。他的死,和大清國江河日下的局勢是一致的,國將不國 ,身為人臣,也難逃悲劇的命運了。

  估算膠州灣軍事建設經費

  甲午海戰之后,李秉衡雖因舉措乖張,飽受時人詬病,但依然在山東巡撫任上,并未遭到撤職。他仍是個能吏,且兢兢業業不輸往日。他的努力,包括擴建山東機器局,新建洋式大槍廠,并在濟南無影山一帶建立了20座軍火庫。

  在山東的這些年,李秉衡對青島的發展也頗為用心。青島作家李明曾撰有《青島過客》一文,其中記載了李秉衡參與青島軍事建設的事跡。1892年,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在一份上奏中,建議在膠州灣建立一個造船廠,設立船塢和大倉庫以及停泊船艦等。在皇帝批準該計劃后,李秉衡受命進行軍事建設經費估算。1897年5月,李秉衡把估算結果交給了一個被派往青島的朝廷調查團。李秉衡提供了三個費用不同的方案:兩個費用巨大的計劃需350至500萬兩白銀,包括購買大炮和建造一個現代化的造船廠。比較節省的方案需150萬兩白銀,包括購買新式大炮和建造停船位和煤庫。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認為第一種方案更理想,李秉衡還是從尷尬的財政狀況考慮,傾向于最后一種方案。通過對李秉衡書信的解讀,有學者認為,膠州灣自強計劃的主要障礙,實質上并不是保守派官員的反對或者對現代化的普遍無知,而是國家財政的短缺。

  但他的努力于國運無補,在山東任上的最后一年,李秉衡開始遇到麻煩,這也是他人生不順的開始。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日),兩名德國傳教士在山東曹州府巨野縣張家莊被大刀會所殺,這一事件就是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巨野教案”(又名“曹州教案”)。巨野教案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源于中西方的民族矛盾 ,大量的外國傳教士游蕩在中國鄉村,他們有的行為不檢點,受到老百姓的敵視。教案發生在一個下雨的夜晚,十多人手持短刀跳進張家莊教堂,兩個德國人斃命:一個是在陽谷傳教的能方濟,一個是在鄆城傳教的韓·理加略。兩人赴兗州參加“諸圣瞻禮”返程借宿,德國神甫薛田資讓出宿舍供客人暫住,自己住在院門耳房僥幸躲過殺身之禍。薛田資連夜跑到縣城告官,消息很快被中、德兩國的高層知曉。

  李秉衡起初有可能試圖壓制這一危險新聞的擴散。因為教案發生不久,11月7日,先是德國駐華公使海靖照會總理衙門,告知曹州教案事。8日,出使德國大臣許景澄亦致電總理衙門稱確有此事。到了9日,李秉衡才電告總理衙門:巨野發生殺教士事件。李秉衡發電的第二天,清政府就意識到大事不妙,在諭旨中含蓄地對李秉衡進行了責備:“曹州殺斃洋人一案,前據德使及許景澄先后電報,今始據李秉衡電復,已屬遲延。”并敏銳地指出此事隱藏的巨大危險:“現在德國方圖借海口,此等事適足為借口之資,恐生他釁。”這最后一句話說的很明白了,德國人有可能利用此事做借口,搶占中國沿海港口,那就是青島。

  意識到事態不妙的李秉衡迅速派臬司毓賢和兗沂曹濟道錫良馳往查辦,在巨野大肆捕人。據薛田資記載,“大約有50人”被抓,其中一部分很快被釋放,一部分則被嚴刑拷打致死,還有的死于牢房里的傳染病。至16日,案件告破,7人被判罪,其中2名被殺,另外5人被判無期徒刑。清政府雖采取了保教、“懲兇”等措施,企圖以此取得德國的諒解。但德國人會答應嗎?明顯不會。

  青島被占后,力主對德決戰

  曹州教案發生后,11月6日德皇得到消息,額首稱慶,他終于找到侵占膠州灣的借口。于是,威廉二世命令他的遠東艦隊“立即開往膠州灣,占領該地,并威脅報復,積極行動。”11月13日,德國軍艦進入膠州灣。

  鎮守青島的是膠澳總兵章高元,李秉衡早就覺得他不是能戰之士。為防萬一,李秉衡曾于11月9日向朝廷密參了他一本。在這份名為《奏密參登州鎮總兵章高元折》中,李秉衡首先指出了青島的重要性:“竊查東省膠澳地方,管南北洋之樞,最稱險要。近奉旨中國自建船澳,而夷船之進澳游弋者,猶絡繹不絕,無非以地居形勢,各懷窺伺之心。全賴鎮守斯地者,修明武備,輯睦軍心,俾外人有不敢輕量之意。”接下來,他指出了章高元的問題:“茲查統帶膠州海防營登州鎮總兵章高元,習氣太深,利心太重,在任年久,驕恣日形。臣稔知其痼習難除,緩急斷不可恃……近聞其所統各營,每營月扣津貼銀一百兩。又索取空額二十余名,統領責之營官,營官復取之弁勇,層層剝削 ,必至士卒解體。且復性耽曲蘗,日在醉鄉。更縱容其子,招權納賄,營務大不可問。經海疆重要之地,似此貪劣將領久廁其間,隳軍實而啟戎心,關系大局匪淺……章高元在防愈久,積弊愈深,其貪戾恣睢。久為眾所共悉。惟該總兵平日喜結納,延聲譽。故不知者或猶有恕辭。臣三年中詳細訪查。實見其貪黷性成,不堪任用。”

  李秉衡的密奏一點不錯,這個章高元曾抗擊入侵臺灣法軍,作戰英勇,后來卻成怯懦之輩。此折上奏不到一周時間,即當年11月14日,德國海軍陸戰隊720人就在青島登陸。當時,章高元的士兵有3000余名,不戰而退,丟失膠澳防地。李秉衡為此大為光火,即電章高元:“德棣提督借端尋釁,斷非口舌所能了。尊處四營,務須堅諭勿動。”與此同時,他一方面電奏朝廷,主張“非與之決戰不可”,另一方面玩真的,著手調兵退敵。

  朝廷知道李秉衡要動手,趕忙叫停。李明在《青島過客》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況:15日,朝廷旨電李秉衡稱:“德國圖占海口,蓄謀已久。此時將借巨野一案而起,度其情勢,萬無遽行開仗之理。唯有鎮靜嚴扎,任其恫喝,不為之動,斷不可先行開炮,釁自我開。”17日,清廷再次旨電問責:“敵情雖橫,朝廷斷不動兵。此時辦法,總以杜后患為主。若輕言決戰,致啟兵端,必至掣動海疆,貽誤大局,試問將來如何收束?”但李秉衡此次似乎真的動了肝火,非要拿回青島不可,他即日復電北京,言辭激烈:“德借口巨野教案為詞,此案已派司道大員查辦,獲盜四名,續又獲盜五名,認真辦理,不為不力。而德人當此案一出,不待查辦,即稱兵占地,任意欺凌。現在教堂布滿天下,一處如此,他處效尤,中國何以自立?”李秉衡說得很明白,真可謂苦口婆心。在這份電報中,李秉衡還彈劾章高元,要求朝廷對其擅自退兵予以懲罰。如此,一味言戰的李秉衡,卻被認定“不喜談洋務 ,深恐辦理未能妥協”。這個山東巡撫,旋即被張汝梅替代。

  抗擊列強,吞金殉國

  可德國人并不罷休,在膠州灣事件最初的談判中,德國公使海靖提出的六款要求之一,就有“山東巡撫李秉衡革職,永不敘用。”對此,朝廷雖稱“此等事總由中國作主”,而實際上還是將李秉衡降兩級調用。于是,李秉衡這個棋子就徹底成為了犧牲品。歷經數次宦海沉浮的李秉衡,按理說應該漸漸淡出政壇才對,可他始終不悔。因對德國態度強硬,他被革了職,隱居河南安陽。兩年之后,庚子國變,八國聯軍侵華,他再度卷入戰火,這是他參與的第三場中外戰爭,也是最后一次。

  當時八國聯軍已經逼近北京,李秉衡率軍進京勤王,時年七十。據《炎黃春秋》載魏文華《列強畏忌的清末剛烈名臣李秉衡》一文稱,李秉衡1900年7月27日抵達京都,奔波十日,僅湊起一支500人的親兵和幕僚,于8月6日誓師出征。可是到京東,想與幾個帶兵的將領宋慶、馬玉昆等開個軍事會議都無人聽令,名義上撥歸他指揮的四個總兵也都不知去向。他在羊房攔住從山東來的舊部夏辛酉軍,馬上組織起這支部隊與八國聯軍的前鋒部隊打了一仗,并將敵擊退。但因為沒有援軍,夏辛酉軍也被迫后撤。李秉衡看見大勢已去,決心以身殉國。部隊退到通州張家灣后,李秉衡停下來,寫了一份揭劾諸將不聽調度的“遺疏”,對兒子說:“你留下給我收尸,但不許從殉,從殉無益,是大不孝也!”隨后吞金自盡,臨死前對留在他身邊的幕僚和家人說:“我這一次北上勤王,明知是自投羅網,但卻沒有想到世事如此滄桑冷漠。我明知有陷坑,而鼓勇上前自陷此坑,是為國家爭一口氣而已。我死不足惜,可嘆國事不知會落到什么地步,我也顧不得了。張家灣是我的最后歸宿地,諸君各自為計,自投生路去吧!”

  李秉衡死后,有幕客3人從殉。一為編修王廷相,先已放山西學政,在京中因為景仰李秉衡的為人,帶著兒子一同參加李軍,始終不愿離去,看著李秉衡氣絕后,父子二人攜手同時投河自盡;另一人為漢軍旗世襲子爵葉鐘祺,幫助李秉衡的兒子李可亭把老人的尸體運回河南安陽城西原隱居處安葬后,上吊自縊以殉李公。

  察李秉衡為人,生前縱有諸多是是非非,引來后人指摘。但臨難不屈,以死報國,單說這點,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特約撰稿 田野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李秉衡 對德決戰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