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8日消息 王敬雷是中韓社區一名普通的居民,曾經當過兵的他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在王敬雷的人生里,除了家庭、工作之外,讓他覺得最重要的便是無償獻血。從1995年開始第一次獻血,王敬雷已經義務獻血10年,一年平均捐獻10次血小板。記者在中韓社區見到了這位“獻血達人”王敬雷。
每次獻血王敬雷都要在采血床上保持一個半小時
每月獻血小板一次 說起獻血原因,今年51歲的王敬雷解釋道,他的岳母在1995年被檢查出患有白血病急需用血,他深刻地意識到血液在救護他人時的重要性,從那以后便加入了無償獻血的行列。“醫院開單子后要家人自己去血站拿血,岳母生病用了很多血,我覺得拿別人的血自己也要獻一些。”王敬雷說道,打那以后,他便加入了無償獻血這一公益活動。
“中間因為工作太忙了停過一段時間,現在基本上是血站一給我打電話,我就去中心血站獻血。”記者了解到,捐獻血小板的最短周期是一個月,每次捐獻都要雙臂同時扎針保持很長時間。“針很粗,疼倒是次要的,最難熬的就是坐在那里不讓動。有一次我頭有點癢,自己撓了撓,針立馬就鼓了,后來害怕了只好讓護士幫忙。”王敬雷說,他一般都會捐兩個治療量,這意味著一次他要在采血床上靜坐一個半小時,而一個治療量就相當于800毫升全血。
因為常去獻血,王敬雷跟血站工作人員關系很好,遇到缺血情況時,血站工作人員也會第一個通知他。“現在血小板進場出現緊缺的情況,所以我現在每月都要去一次中心血站捐血小板,已經習慣了,不管多忙都要去。”
動員妻女也獻血 10月24日,王敬雷手機上接收到一條信息,是青島市中心血站發來的,告訴他所捐獻的血液已經檢驗合格,將用于臨床。其實因為長期捐獻,在王敬雷的手機收件箱里,這樣的短信條數最多。“每次獻血我都感覺可能救了一個人,有一種成就感,這也算是我的一種信仰吧!”王敬雷說道,自己的身體沒有因為獻血有任何的不良反應,反倒很健康。“本來打算去捐獻骨髓的,結果被告知過了45周歲了不能捐獻了。如果當時能捐獻骨髓,可能現在更有意義。”
除此之外,王敬雷還不斷地動員身邊的親戚朋友參與,妻子、女兒都在他的動員之下參與了無償獻血。“我們有一個戰友的微信群,我常常把我獻血的照片發到上邊,讓他們也去獻血,好多戰友都受我影響,我們當過兵感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通訊員 孫培格 文 王君莉 劉子琳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