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到里院這個詞,單位23歲的青島姑娘一臉茫然,什么是里院?繼而恍然大悟,就是《門第》里何春生的家!是啊,《門第》是生長在里院里的何春生與別墅中的大小姐羅小貝的對比、差異與沖突,其中的青島元素蘊含了對里院生活的窺探。只是,原以為“人人皆知”的大院卻不如想象中聞名,年輕人了解它還得通過影視劇,此番情景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慨。要知道,“里院”兩個字在誕生之時是含著“金鑰匙”的,這里曾是青島人最為輝煌的所在,是繁華的代名詞。只是歲月變遷,市中心的轉移讓這處發酵出青島本土特色的搖籃,日漸荒涼。
幾次重返老街區,總是能發現里院內外不同的風景。坐在門口觀望人來人往的老年人,以老太居多,看到陌生人手持相機拍照,習以為常,有時還會做出指導,“你去那個角落拍,更好看”;混居的院落里,年輕人往往是外來務工者,他們站在回廊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任憑孩童穿梭玩耍,在他們眼中,這里是房租便宜的臨時居所,“我要有錢了,就買個寬敞的套房”;午間十分,有時還能看到煙囪中冒出的炊煙,院落里飄揚的飯菜香味,不同于高樓煙道里油膩的味道,屬清香誘人型,“老姐姐,別做飯了,到我家吃包子去!”……
舉起相機,拍攝的畫面中總少不了隨風飄搖的衣物和被單,抬頭仰拍,逼仄的夾縫中透出的曼妙光線有種獨特的韻味,這就是青島老城。聯系青島攝影家,他們鏡頭下的老城區風格各異,無不滲透著他們真切的解讀,我們會逐期刊發。本期,跟隨青島詩人王音重新審視里院風情。
在《大鮑島》主編金山老師發來的老照片中,清末老街初步成形,建筑錯落有致,甚至考慮了老百姓飼養牲畜的傳統習慣,一頭老牛臥在院子里反芻,竟毫無違和感。時間拉回到1897年,德國人強行闖進青島,幾經規劃,把中國區定在了他們當時認為地段偏僻的大鮑島區,沒成想,這一地段竟迅速發展成為了青島最為繁榮的商業區。1904年,章丘經營綢緞洋貨生意的孟家大手筆購地建房,之后三江會館、廣東會館成立,顯示出這里的“商業價值取得了中國商人高層次的認可”(《大鮑島》)。
自此,里院漸次出現,平房拆了再建,新型居住模式讓各階層的百姓有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每一個里院都書寫著商戶和居民們的家族故事,從中國城建設之時算起,應該已經延續有5代了,“那時以移民背景投身于歷史洪流的最早的大鮑島居民,是黃金地段的拓荒者、建設者,至今說起仍有一絲豪氣”。即使離開此地,也如遠游的風箏一般,與里院之間總有條看不見的細線,無論飛得多遠,舊居仍會入夢,閑暇之時,依然常回來看看。
然而,無論我們用何種感情來回味老城,總規避不開一個詞——“曾經”,這個詞看似溫情,其實荒涼、滄桑,還帶有些許的殘忍,因為它身后是一段回不去的時光,它面前是后來人的背影。一如老里院,縱使有孩子們玩耍的笑聲,但不用幾年,他們就會離開,或許,這里會給他們留下印記,但怕是淺得極易被擦去。
因而,我們把它們留在文字里,供后來人查閱,即使日漸冷卻,但期望它仍能散發微弱的光亮,讓后代們了解老青島,認識老青島人,熟悉里院生活,感受那份濃得化不開的鄰里情…… 張文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