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0月18日訊(記者 姜振海 婁花) 10月18日,地鐵3號線北段試運行首次向媒體開放。按照計劃,3號線北段將于年底前完成試運行,明年進行試運營,明年年底前地鐵三號線全線通車。
青島地鐵運營分公司副總經理李世偉介紹說,11月底將邀請島城市民體驗試運行,屆時將以連續三天、每天運送一萬人的規模,請大家免費參觀并提出寶貴意見。初體驗的乘客,將以地鐵周邊群眾、地鐵建設者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為主。一旦邀請市民的時間和條件確定,將及時進行發布。
青島地鐵3號線北段共設10個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1.2公里。車站由南向北依次為雙山站、長沙路站、地鐵大廈站、海爾路站、萬年泉路站、李村站、君峰路站、振華路站、永平路站、青島北站,均為地下兩層車站,分為站廳層和站臺層。
自8月底開始試運行,目前上線列車6列,行車間隔8分40秒,從青島北站到雙山站單程運行時間19分半(含停站時間)。截至10月17日,已安全運行約3000列次、3.4萬公里。11月下旬迎接第三方試運營條件評審,年底將開通試運營。
青島地鐵3號線是青島市首條地鐵線路,2009年06月開建試驗段,2010年6月全線施工。線路全長24.8公里,跨越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3個行政區,設車站22座,其中換乘站6座。2016年底前全線開通之后,將連接起青島火車站、中山公園、五四廣場等前海一線和李村、青島北站等地,將方便市民在兩個火車站之間的換乘,減輕青島市區南北間的地面交通壓力。
數說地鐵3號線北段 1400人
目前地鐵集團運營人員已到崗約1400人,覆蓋所有專業,滿足開通試運營需要。共需完成內部崗位資格證30個工種、約1100人次和社會特殊工種等20類、700余人次的取證,當前已完成總量的90%,11月中旬將100%完成持證上崗。
220余部
地鐵運營共需編制運營制度規章220余部,目前已完成了90%的編寫,其中124項的技術類規章和應急預案已全部完成編寫。
136項
建立了應急指揮機構和11支專業救援隊伍,完成了136項演練方案的編制,目前已經完成了50%的演練項目。
市政府軌道交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社科院研究員隋映輝:
軌道交通功能不僅是解堵 市政府軌道交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社科院研究員隋映輝認為,青島地鐵3號線北段的試運行,標志著青島進入了軌道交通建設及城市大交通接軌的新紀元,也表明青島最大的民生交通工程進入應用發展階段。自此,青島軌道交通不僅實質性地開始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提供了惠及民生、服務大眾的新生活方式,帶來了資金、技術、投資、消費、人才、知識和產業等,還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
隋映輝教授認為,通過軌道交通的建設發展,引導青島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進一步的優化調整,加快城市產業、就業、住宅、商業與景觀向郊區化轉移,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機會公平化。同時,通過完善軌道交通網絡建設,緩解擁堵的交通狀況,減少車流、噪音、廢棄污染等環境污染,推動低碳經濟及生態城市建設,形成經濟持續繁榮、社會和諧穩定、文化豐富厚重、生活舒適便捷、景觀優美宜人的城市品質。
青島軌道交通作為解決交通問題的運輸方式,成為參與城市空間資源布局調整,影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走向的戰略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的功能不僅僅是解決交通擁堵、滿足人民出行,而且與土地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環境資源等共同成為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資源。因此,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將引導城市未來空間布局方向和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建設資源的集約利用效率,促進大城市框架合理布局與建設。
目前,青島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城市資源的需求量急劇增大,城市用地日趨緊張,土地地價、房地產價格持續攀升,城市空間資源日益短缺,城市空間容量嚴重不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融資、資源利用等面臨著不可持續發展現象。軌道交通沿線空間的綜合利用及其要素的協調發展,已成為當前提升城市集約利用率的重要手段。與其他城市相比,目前青島軌道交通建設與發展相對緩慢,線網布局等還需調整,3號線北段的試營行,僅僅是開啟運行之門,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隋映輝教授建議,島城要積極開展軌道沿線空間綜合利用研究,對沿線土地綜合利用、物業建設、反哺機制等問題的調研,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軌道交通沿線空間開發利用經驗,綜合考慮空間的功能布局、開發利用模式等,突破空間資源配置要素的制度性障礙,深入挖掘空間資源的開發潛力,優化調整沿線建設用地的使用功能和開發強度,避免軌道線路與周邊地區城市的脫節,進一步促進青島城市軌道交通空間綜合開發利用。同時,從政策法規、系統規劃、體制機制、監管措施、空間布局、資源開發、產業配套、投融資支持、安全管理、關鍵技術等方面,進一步落實青島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措施。 本報記者 姜振海 婁花
地鐵青島北站設有12個天窗 作為青島地鐵網絡中規模最大、換乘地鐵線路最多、換乘交通方式最多的車站,總建筑面積達近10萬平方米的青島地鐵青島北站,建筑設計商采用了55跟巨大圓柱和12個天窗,更加宏偉,也更加通透。該站的站廳與鐵路青島北站的站廳緊密相鄰,在地鐵站廳內可以看到鐵路的電子顯示屏,乘客也可以無障礙換乘。
“這些天窗可以起到透亮和換氣的作用”,在地鐵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巨大的天窗上面是玻璃,這樣陽光可以直接射到地下的地鐵站廳里來。地鐵3、8號線位于地下二層,采用雙島四線同臺換乘方式。乘客在站臺一側下車,可直接在該站臺另外一側換乘另一線路,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換乘”。1號線位于地下三層,與3、8號線形成“十”字型換乘,通過設置在站臺上的換乘樓梯可直接到達地下二層3、8號線站臺,換乘路徑較短。 本報記者 姜振海 婁花
?。▉碓矗喊雿u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