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文曾經提到過,辛亥革命后李經羲曾輾轉來到青島。李經羲住在江蘇路8號的一座別墅里,其鄰居江蘇路6號便是堂弟李經邁的豪宅 ,這兩所住宅至今保存完好。
李經羲雖一度在青島居住,但青島并非他活動的主要場所,他在青島的住宅僅僅是進行政治活動 、聯絡各派力量的一個驛站。而上海才是李經羲活動的基地。饒是如此,他也在青島留下了不少趣事。
在青島和李鴻章兒子吵架 辛亥革命后,李經羲被蔡鍔“禮送出境”,最先避難的地方是上海。李經羲到上海后見形勢不穩,安全受到威脅,又見許多遜清遺老紛紛移居青島,如似避難世外桃源,他不禁心動起來 ,也來到了青島。
李經羲在青島的行蹤,沒有完整的記錄。其實,他的確在青島居住過,且有史料為證。1914年11月出版的《 遠東評論》這本權威的英文雜志上,關于1914年早些時候居住在青島的中國政界要人的統計名單里面,李經羲的名字被排列在了恭親王溥偉、徐世昌和徐世光兄弟的后面。
李氏家族來青者不光是李經羲,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李經邁這時也在青島。但據青島著名文史專家魯海先生介紹,三者的心思大不相同:李經方已經想脫離政治,李經邁則不甘心清朝滅亡,一心跟劉廷琛等人謀劃,想恢復清王室。李經羲則認為清王朝應該覆滅,主張“立憲”,是有名的立憲派。他認為不管是皇帝還是總統,只有頒布憲法,成立議會,讓大家說話,把皇帝或者總統置于人民監督之下,才是國家的前程。所以,他與李經邁見面時,經常吵得不可開交。在青島的這100多個遜清遺老,有時言笑晏晏,有時又爭得面紅耳赤。德國記者采訪李經羲的時候,他說,西方國家的議會制度是十分先進的,民國也應該借鑒這樣的政治制度。他的這些談話登在報上之后,劉廷琛等復辟分子便不再與他來往了。而李經羲與一些在青島的德國政治人士往來日益頻繁,向他們打聽議會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與德國傳教士、漢學家衛禮賢成為朋友,經常往來。在青島的其他遺老有的稱贊他,有的則把他從昆明狼狽逃竄的事編成笑話來諷刺他。他還懂中醫,時常為人看病。他喜歡喝酒,酒喝多了,回憶起自己當總督時的大事時,常直言贊成立憲。
李經羲在青島的活動自然也傳到了袁世凱的耳朵里。因為袁世凱當了大總統之后,對在青島、上海等地的遜清高官的行動十分在意,派出幾密探住在青島,密切關注著這些人的言論和行動。恭親王溥偉想要搞復辟的事,就被袁世凱的密探發現,袁世凱切斷了津浦鐵路,使復辟計劃流產了。李經羲既然不主張復辟清室,在某種程度上就和袁世凱立場有些一致,很有可利用的價值。特別是他曾經擔任過云貴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把他召到北京來,在新政府任職,肯定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于是袁世凱多次派人到青島招攬,封官許愿,金錢資助,應有盡有。李經羲最終出任政治會議議長、參政院參政。等到袁世凱欲稱帝時,特封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四人為“嵩山四友”,并免稱臣跪拜,實在是恩惠有加。
需要一提的是,相關記載說,李經羲在1911年底至1914年期間在青島居住。據說,他住在江蘇路8號的一座別墅里,這所房屋是他從前津浦路北段總辦李德順手中獲得的。但是,他是如何從前津浦路北段總辦李德順手中獲得了這所房屋的,至今沒有確定答案。
傳他跟袁世凱要官被拒 不管怎么說,李經羲來到北京,做了袁世凱的官。這里我們說幾則時人記載的趣事,來看看李經羲和袁世凱之間的微妙關系。
袁世凱跟李經羲的交情,真的像傳說中那么好嗎?也未見得。民國文人陳灨一在《李經羲軼事》中記載:“先生(指李經羲)為‘嵩山四友’之一,嘗對趙次珊(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曰:‘項城(袁世凱)斯舉,無異將吾人革職,永不敘用。’趙曰:‘公豈猶有作官之雄心耶?’先生語塞。”雖然被封了“嵩山四友”,可李經羲的心里并不舒坦,他覺得袁世凱對他是在明升暗貶,把他跟其他三個人架空了,等于“革職”。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政治人物間的復雜關系。
李經羲似乎也不忌憚袁世凱,據說一到北京還獅子大開口問袁要官。據陳灨一記載:“李仲宣先生(李經羲),為文忠猶子。清官云貴總督,聲譽甚蜚。迨民國,為政治會議主席,有功于造法。”接下來說,“項城擬令督粵,以酬其勞。”意思是,袁世凱在李經羲初到北京時,打算讓他做廣東都督以答謝他 。誰曾想,“先生(李經羲)要求節制廣西、云南、貴州三省軍隊,方允就任。”李經羲居然瞧不上一個小小的廣東,說要廣西、云南、貴州三省軍隊都歸他管。“項城曰:‘是不啻以一人兼為兩廣、云貴總督也。烏乎可!’議遂未決。”袁世凱可不是傻子,大西南的軍隊全歸一個人管,那還了得?!所以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袁世凱不久后想出了另外一個辦法,原來李經羲的二兒子李國筠恰好也到了做官的年齡,而且才學不錯,袁世凱于是就把廣東巡按使(相當于省長)的位子給了李國筠,“以為與其子,即所以酬報,且因以阻其野心。”可笑的是,袁世凱這么做不僅沒得到好報,還被李經羲臭罵一頓。“先生恚曰:‘吾為督、撫十余載,尚不若吾子之初出茅廬?項城眼光固如是耶!’”李經羲不爽,我做了督撫十多年,難道還比不上我初出茅廬的兒子嗎?袁世凱的眼光也不過如此!
在袁世凱打算稱帝時,李經羲也敢于叫板。據史料記載,李經羲進謁,正色說:‘公以雄才大略見稱于中外,今乃甘冒大不韙之名,欲登九五之尊 。國家利害,人心從違,兩不顧慮。設此而易為者,則先叔文忠公(李鴻章)已先公作皇帝矣。惜公以數十年之聲威,為宵小所弄,墜于一旦也。’袁世凱色變,只好說:‘茲事重大,終當決諸全國國民。’“李經羲拿自己的叔叔李鴻章作比,論國家利益、人心向背,我叔叔李鴻章可比你更有優勢 ,他都沒做皇帝,你怎么敢呢?李經羲認為袁世凱之所以一心要做皇帝,全在于“為宵小所弄”。可當時的袁世凱已經被皇位沖昏了頭腦,根本沒聽進去。
由此可見,盡管在袁世凱政府任職,但李經羲并非袁氏的死黨。1912年4月17日,中華進步黨在上海廣西路萬改良會開選舉職員會,公選李經羲為副主席。1913年5月4日,李經羲同岑春煊、伍廷芳等十人致電袁世凱,發表了對宋教仁案、借款、立憲等時局的主張,以示政見的不同。總而言之,李經羲不是一個盲目附和的人。
李道豫是李經羲的后人 歷經張勛復辟的挫折之后,李經羲回到上海,淡出政壇。
位于上海威海路重慶北路路口的儲能中學,過去曾是一處大花園豪宅。李經羲最后的15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據說晚年的李經羲已心灰意懶,整天半臥在躺椅上,膝上坐著小孫子李家煥。他老人家把腿一下一下地往上翹,讓孫子乘他的“翹翹板”,嘴里還念念有詞:“爺爺給你做牛做馬噢,爺爺給你做牛做馬噢……”令人唏噓不已。
除了跟小孫子玩之外,李經羲還寫詩自娛。他早年就多有詩歌傳世,到了晚年,歷經磨難,寫出來的詩歌多有哀傷之意。曾有《病中自挽》二律:“墜地聲中百事乖,畢生哀樂為誰來?驚心夢里鈞天樂,轉眼人間劫火灰。塵海翻身真不易,蓬山脫屣復何猜。維摩示疾無留戀,花雨繽紛入悟才。”自注:“自乙丑仲夏痼疾增劇,迄于孟夏不消減退。百體皆困,一心了然,仿昔人事例,成生挽詩二首,屢勞逸公存問,錄稿奉質,用答眷懷。”看來 ,李經羲的晚年身體并不好,心境也很苦悶,生活并不稱心如意。
所幸的是,李經羲的后人卻都沒有辜負李氏家族的門楣。據作家宋路霞《上海望族》記載,李經羲有兩個兒子,李國松與李國筠。大兒子李國松似乎是繼承了老太爺的“忠君”傳統,一生不做民國的官,只在家閉門讀書、課子、研究古物,家產也全交由管家料理。對其父赴京任職民國亦大不以為然:你是清朝的封疆大吏,怎能隨俗去食“周粟”?結果,他本人書是讀成了,不僅著述極豐,子孫亦好學有為,惜家業未能管好,當鋪、銀行和地產均被管家們“管理”得七零八落。當李家宣布經濟破產、不得不賣掉花園豪宅之時,正是管家們的新房子落成之日。抗戰時,李國松曾去天津租界避居,1948年率家小回到上海。此時老房子已賣掉,家道中落,全靠出售文物藏品以解窘境。
李經羲的二兒子李國筠,似乎繼承了老太爺的“革命細胞”,曾南下廣州,出任了廣東巡按使和廣西巡按使以及參政院參政、大總統府顧問、大總統府秘書等職,在位清廉勤政。別人都視巡按使為肥缺,而李國筠任職期滿返上海時,卻兩袖清風,拿得出手的只有當地士紳送他的300盆蘭花。回到上海,還得從大家族的賬房上領錢花。跟隨李國筠的還有幾十名親兵,荷槍實彈,威風凜凜。因巡按使平素待他們不錯,所以都跟來上海不愿離去,有些老兵直到李國筠1929年去世后才散去,所帶武器彈藥由李氏后人在抗戰中捐給了抗日隊伍。
最值得一提的是,李經羲的曾孫李道豫,后來成為中國駐美國大使。特約撰稿 田野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