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9日晚,總部位于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在47個入選項目中,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7家單位申報的11組《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但另一份慰安婦檔案則遺憾落選。至此,在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348份文獻和文獻集合中,來自中國的“記憶遺產”已達到了10份。
大屠殺檔案包括3部分
2014年,中國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秘書處遞交把《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遺產的申請。經過評審,教科文組織下屬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本月同意把該項目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這份檔案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關于大屠殺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關于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戰后調查和審判戰犯的文件(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的文件(1952年至1956年)。
為隱瞞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日軍曾于1945年8月戰敗前夕故意焚毀了大量檔案和證據,并將其余來不及銷毀的檔案匆匆埋于地底。20世紀50年代,吉林長春、遼寧大連等地偶然挖掘出了當年被日軍掩埋的檔案,更多真相為人知曉。例如在長春出土的10萬多份檔案中,有5份與南京大屠殺有關?!斑@些有力證據強烈喚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幫助世界人民更深地認識到戰爭的殘酷?!鄙陥蟛牧险f。
證據幸存,去年交提名表
由于日軍故意隱瞞真相、銷毀檔案,再加上戰火動蕩導致不少資料損毀,《南京大屠殺檔案》的搜集整理相當不易。如今,南京大屠殺檔案由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7家單位保存,其中珍貴原件有條件向公眾開放,數字化資料和復制本則完全公開。
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中國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李明華表示,去年3月份國家檔案局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秘書處遞交了《南京大屠殺檔案》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提名表,還以此為基礎制作了系列視頻《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以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認南京大屠殺的無恥讕言。
李明華介紹,11組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檔案均為最典型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包括了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京字第一號證據的16幅日軍暴行的照片等珍貴史料。
據新華社
鏈接
中國10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1997年 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
●1999年 清朝內閣秘本檔
●2003年 納西東巴古籍文獻
●2005年 清代大金榜
●2007年 “樣式雷”建筑圖檔
●2010年 《本草綱目》(1593年金陵版)
●2010年 《黃帝內經》(1339年胡氏古林書堂印刷出版)
●2013年 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
●2013年 中國元代西藏官方檔案
儒教典籍雕板
被韓國“申遺”
本次《世界記憶名錄》新增了47個項目,還包括韓國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韓國這次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主要是朝鮮李氏王朝(1392~1911)時期一系列儒家學說相關作品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這批木刻板屬于718部書籍和文獻,總計64226塊,全部為手工雕刻。在這些文獻典籍中,時間最早的是1460年出版的漢語韻書《排字禮部韻略》。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