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暗物質?普通人對它的直觀認識多來自科幻作品。在電影《變形金剛》中,機器人“禁閉”所駕駛的飛船就是由它驅動進行星際航行的。
在剛剛斬獲世界科幻文壇最高獎的小說《三體》里,它是太陽系遭受高級外星文明攻擊后的隱形殘骸。
這些奇幻創作的科學依據就來自人類久尋不得的“暗物質”。全球最深的暗物質探測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地處四川南部地底深處,在那里,一批中國科學家正尋找目前還是理論存在的暗物質,希望覓得被科學界稱為“宇宙幽靈”的蛛絲馬跡。
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來到錦屏地下實驗室,帶你了解中國的暗物質研究。
科學家:暗物質份額遠超人類可看到的物質 如果把21世紀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比作“晴朗天空”,暗物質和暗能量則被看作“兩朵烏云”,兩者難以用現有理論解釋。
這不是物理學“天空”第一次出現“烏云”。19世紀末,以牛頓經典力學為基礎的經典物理學大廈被認為“已經建成”,僅需“修修補補”。但有兩個實驗結果與理論預測不相符的問題:黑體輻射和以太漂移,這“兩朵烏云”漂浮于當時的物理學“天空”中。
正是這“兩朵烏云”,催生了物理學在20世紀初期的兩場革命: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者極大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舊云方散,新“云”又來。存在于物理學天空的“新烏云”至今仍橫亙在研究的“天空”。十多年前,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將“什么是暗物質”列為21世紀與宇宙相關的重大前沿科學問題之首。
“暗物質這么被大家‘惦記’,因為它涉及宇宙產生和演化的一些最基本問題。”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特別研究員劉江來說。
據悉,科學家曾嘗試用力學和光度兩種不同的方法測量整個宇宙的質量。令人驚訝的是,兩者結果差異巨大。就好像分別用度量準確的桿秤和電子秤稱量同一個蘋果,結果卻出現了數量級差異。
中國“千人計劃”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鴻文講席教授季向東將暗物質比喻成宇宙中的“幽靈”。他說,迄今的研究和分析表明,暗物質在宇宙中所占的份額遠遠超過目前人類可以看到的物質。“我們通常所觀測到的普通物質只占宇宙質量的5%。”
在黑暗的地底探尋星空的奧妙 在搜尋暗物質的道路上,目前主要有3種方法:一是利用粒子對撞產生暗物質觀察其衰變的產生實驗,主力設備是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二是基于暗物質湮滅產生反物質的原理在太空進行的湮滅實驗。三是測量暗物質散射至液體或固體的散射實驗。目前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的兩個實驗組均屬第三類。
存在于宇宙中的暗物質,為何要到地下探測?
劉江來把暗物質比作宇宙中的“霧霾”,地球則是在“霧霾”中行駛的汽車,“霧霾”中的顆粒撞擊汽車就會發出“響聲”,實驗探測器的任務就是把這種“響聲”記錄下來。
探測實驗的主要困難就是宇宙線以及地球上無處不在的放射性,要盡最大可能排除其對實驗本底的干擾。用劉江來的話說,就是“去掉‘汽車和周邊環境產生的各種聲音’”。
暗物質的“聲音”有多小?“就好像聽眾坐在第一排聽音樂會,還要聽清30米外一只蚊子的嗡嗡聲。”劉江來比喻說。
2010年,這座實驗室投入使用,目前有兩個中國科學家牽頭的實驗組進駐,包括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組織的PandaX實驗和清華大學主導的CDEX實驗。
“我們已接近發現暗物質的邊緣” 雅礱江,發源于巴顏喀拉山,之后一路向南,直到碰到海拔4200米的錦屏山不得不改變流向,形成一個U形的大河彎。昔日為修建錦屏水電站,一條交通隧道連接U形大河彎的兩側,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便在這隧道中部,上方是巍巍錦屏山。
乘坐急速電梯下行、穿過層層戒備、瞳孔識別門禁……和記者想象不同,實驗室不像美國大片中慣常的入門橋段,從交通隧道入口乘車10分鐘左右,便到達實驗室入口。如果不是進入隧道前要進行安全檢查,很難讓人覺察到這里的特殊。
但很快,這個世界頂級的地下實驗室便開始展示出它的力量。記者隨PandaX實驗組進入實驗室,進門后換上防塵衣物,沒走幾步,手機信號隨即徹底消失。實驗室不大,走過十多米的走廊,便可看到各種管道、儀器和扶梯環繞的實驗核心裝置,好似一個層層包裹、白白胖胖的大膠囊。
據了解,PandaX采用液氙技術,即將氙氣制冷至零下100攝氏度,當暗物質跟氙原子發生碰撞時,氙原子就會發光,同時也會產生自由電子。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想辦法把這些微弱的光和幾個自由電子探測出來,同時確認這些信號不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而之所以選用液氙這種介質,因為與元素周期表中其他元素相比,選用它能增加與暗物質粒子相撞的機會。
盡管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但過去五年里,我國在暗物質暗能量研究領域依然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2014年,CDEX實驗組得到了目前該類探測器在國際上最靈敏的實驗結果,進一步縮小了暗物質可能存在的區域。PandaX實驗組也于同年公布了一期實驗獲得的首批數據,對以往國際上所有發現的疑似輕質量暗物質信號提出了質疑。
暗物質的探測實驗已經在多個國家的地下實驗室中開展了近20年,技術也日趨成熟。目前PandaX實驗二期擴建接近完成,核心區液氙規模進一步擴大。季向東表示,隨著靈敏度的提升,中國人有望率先找到理論預言的暗物質粒子。
“我們已接近發現暗物質的邊緣,我們想要證明,世界前沿科學之首的問題,由中國人給出答案。”他說。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