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照和臨沂的網友和媒體為有“第二京滬高鐵”之稱的京滬高鐵東線能否途經當地進行了“爭論”。鐵科院一位研究員表示,地方爭路已經是慣例。除了能夠帶動沿線經濟發展,還可得到國家和省里的大量投資撥款。
實際上,不論京滬高鐵東線途經日照還是臨沂,根據《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未來兩城都將成為魯南地區的重要客運樞紐。
齊魯晚報記者宋磊
建京滬高鐵二線消息大都是網友猜想 2011年開通運營的京滬高鐵,在運營三年多后,去年旅客運送量首次突破1億人次,并實現盈利。根據權威數據顯示,京滬高鐵開通第一年的日均運送旅客量只有13.4萬人次,而去年9月30日,京滬高鐵以單日運送旅客41.6萬人次的數據,創歷史新高。全線開行列車由開通初期的90對增加到164對。
在給國人帶來高鐵出行的便利之外,有內部人士表示,客流量猛增也帶來了運能的壓力,京滬高鐵的運能已經接近飽和。加上今年京福高鐵開通運營并和京滬高鐵共用北京至蚌埠段,未來幾年鄭徐高鐵、石濟客專等一批高鐵相繼開通運營并接入京滬高鐵,這都使得京滬高鐵的運能壓力日漸增大。
據悉,京滬高鐵2011年運營初期,列車最小發車間隔為10分鐘。據業內人士透露,2014年京滬高鐵平均發車間隔已經達到4.5分鐘,這個頻率高于許多城市的地鐵以及公交的頻率。從去年開始京滬高鐵內部就已經在論證將發車頻率由4.5分鐘提高到3分鐘,一直以來,“3分鐘”被視為是高峰期的列車發車間隔,這意味著京滬高鐵運能已經接近飽和。
網上近年出現了修建京滬高鐵二線分散運能減輕京滬高鐵的壓力,臨沂當地一家媒體報道,“8月25日至27日召開的魯南快速鐵路客運通道(曲阜至臨沂段)可行性研究評審會上,國家鐵總與省市溝通,對臨沂在高鐵網絡布局中的定位是魯南樞紐,國字號專家直接建議在新的臨沂北站預留南北大通道接口,與有望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的‘第二京滬高鐵’接通。”
一位接近鐵路內部人士介紹,目前已有專家提出修建京滬高鐵二線相關的課題,但還未到國家層面。國家鐵路“十三五”規劃尚未出臺,現在網上鋪天蓋地的消息,大都是各地網友的主觀猜測甚至臆斷,不具參考價值。
日照和臨沂將有多條城際鐵路交會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臨沂和日照兩地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個還沒有進入國家規劃的“京滬高鐵二線”爭來爭去。根據我省的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日照、臨沂未來都會成為魯南客運樞紐。
記者了解到,根據去年發布的《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我省遠期將建濱臨通道,通道內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濱州至臨沂快速鐵路,起自濱州,途經淄博、萊蕪,南至臨沂。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薛克在去年的發布會上曾介紹說:“北起濱州、東營,經淄博、濰坊、萊蕪,南至臨沂的濱臨通道尚未完全形成,但其承擔沿海通道功能的雛形已顯現,打造該通道意義重大。”薛克表示,一是該通道縱貫我省“兩區一圈一帶”,對接京津冀和長三角,能有效帶動區域融合發展,戰略作用十分重要;二是目前京滬通道已接近飽和,濱臨通道的建成可有效分流其運量。
“未來在日照和臨沂當地,都會有多條城際鐵路甚至高鐵交會,形成樞紐站。”其中,除了上述臨沂要建濱臨快速鐵路通道之外,還有在建的青連鐵路通過日照,未來規劃建設的菏澤-臨沂-日照城際鐵路,以及濰日城際鐵路也在日照交互。
據悉,根據規劃,未來臨沂將新建臨沂北站,作為菏澤至日照城際鐵路、濱臨快速鐵路主要停靠站;改造提升鐵路臨沂站并整合公路客運南站,形成一體化客運樞紐,作為菏兗日鐵路主要停靠站;改造提升現有鐵路臨沂北站為臨沂東站,作為膠新鐵路主要停靠站。
未來在日照,依托快速鐵路和城際鐵路建設,新建日照北、奎山、日照西、嵐山西等客運樞紐,其中奎山為主要鐵路客運站,青連快速鐵路、菏澤至日照城際鐵路、濰日城際鐵路在此銜接。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