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市國稅系統,從市局局長到一線稅管員,十幾名干部落馬;市轄4區中3個區國稅局局長被查,受賄最多的達2200多萬元。近期發生在安徽省阜陽市的這起腐敗窩案,無論涉及廣度還是貪腐數額都堪稱驚人。 阜陽國稅腐敗窩案并非個例。它所暴露出的“選擇性執法”“吃拿卡要”已經成為企業成長、市場健康發展的“絆腳石”。“看誰不順眼”就去隨便找茬,“跟誰有關系”就放松檢查。
監管權力如此“任性”,背后是制度缺失和監管失靈。窩案中的多名干部,長期串通一氣、利益均沾、共同犯罪卻無人制止、無人糾正,一些問題被發現也藏著、掖著,內控失靈但外界難以得知。
針對這些監管“痛點”,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文,部署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意在通過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機制,克服權力“任性”,保障“陽光”執法。
應該看到,“雙隨機制度”力求讓監管者與市場主體都在法律的框架下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和被檢查者應有的權力,是解決“不能腐”的制度創新之舉。不過,若要從根本上杜絕類似阜陽國稅腐敗窩案現象,還需要在各個環節發力,編織一張既“不能腐”更“不敢腐”的網絡,讓腐敗分子無空可鉆也無處遁形。
8月8日新華社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