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煤礦公司辦公樓建于1923年,將面向更多游客開放。
在建成的一年時間內,世界語博物館迎來了近兩萬人次游客。
棗莊石板房村被開發成旅游景區,硬件已經較為完善。
石板房景區內村民展演傳統鑄鐵法,“老文物”真正惠及了村民。
大眾網棗莊6月15日訊(記者 劉進) 按照習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指示,近兩年來,山東在文物保護中利用、文物促進當地發展等方面下足了功夫。6月15日,大眾網記者與“文化遺產保護全國媒體齊魯行”采訪團一行來到棗莊市,實地采訪博物館和傳統村落,見證山東是如何讓文物“活起來”的。
博物館“活起來”,文物在開放中實現價值 6月15日上午,在中興文化展覽館內,中興公司董事長劉學典向采訪團講述著館內陳列的71件可移動文物背后的故事。成立于1878年的中興煤礦公司,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國人自辦的民族礦業,在20世紀30年代,中興公司與當時的開灤、撫順齊名為中國三大煤礦,公司百余年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故事和文物。
“我們要將這些文物和歷史展現給更多的人。”建于1923年的中興公司主樓,目前還是公司的辦公區,劉學典說,公司要在近期另選辦公地點,把這所老建筑做好保護,并向社會開放。同時,40集電視劇《大中興》也將要拍攝,電視劇將展現中興公司從清末到抗日戰爭的歷史,通過百年企業這個“老文物”的故事,讓更多人從側面認識到那段歷史。
“只有讓更多人了解世界語歷史,我們的博物館才更充分實現它的價值。”2013年11月,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和棗莊學院共建了世界語博物館,目前該館是國際上面積最大、功能最全、中國唯一的世界語專題博物館。棗莊學院校長胡小林說,自去年5月開館以來,已經接待社會各界來訪近2萬余人次,其中有千余名外國人士,也有眾多國內大中小學的學生。目前,世界語博物館已被認定為山東省社科普及教育示范基地。
游客和村民雙受益,傳統村落唱“活”文物經 如何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是近年來山東文物主管部門積極探索的問題。山東省文物局局長謝治秀說,山東在積極逐步推動館藏文物活起來,同時,對不可移動的文物,最大限度地向觀眾開放,并使文物盡快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棗莊市興隆莊石板房村現有65戶村民,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村里建筑、道路和日常用品都采用石料制作,形成了村落的特色,留下了眾多文物。2012年下半年,翼云山“石頭部落”旅游項目開始以石板房村為基礎進行開發,目前,村內水電、游樂等基礎設施都已經完善。
在石板房村,通過擔任“石頭部落”景區的保潔員和保安員,65歲的村民路段貴每個月會有兩千多元的穩定收入。旅游旺季,與他同歲的老伴在家門口賣飲料,每天也可以賺到100多元。在景區沒有開發之前,路段貴對這種生活從未有過想象,那時,在冬季少雨的季節,村民的日常用水都成問題。
“皮影戲、傳統紡織等魯南地區的地方文化展演將在景區回歸。”翼云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澤波對大眾網記者說,回歸傳統文化能有效提升景區的“活度”,同時,讓村民積極參與,會讓村民共享村落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