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除了九年級的人機對話和口語外,所有的中考科目已經進行完畢。今年各科試題難不難?有啥創新點?今年中考試題迎來改革,史地生由等級變分數,試題分析備受關注。6月15日,市招辦發布了2015年中考試題分析,邀請專家、教師、家長、考生等一起對試卷進行了點評。相比往年,歷史、生物的試題難度有所增加,其他科目難難度適中或有所降低。
語文
作文引導考生聯系生活實際
考生評價:語文試題不難,所有考點基本上都復習到了。印象很深的是幾篇閱讀文章,每篇都有可讀性,有的引人思考,有的令人發笑,有的使人感動。最后一篇現代文閱讀,文章圍繞著固定電話寫了一位遠嫁中國臺灣的上海女子與父親生前死后的一些瑣事,內容非常感人,即使在考場中閱讀,也會動情。
教師評價:試題穩中有變,在延續往年試題整體特點的基礎上,命題方式有所創新。詩文默寫與理解,由往年單純的考查默寫變為默寫詩歌名句與理解詩歌內容兩種形式,避免學生死記硬背,引導學生理解賞析;文言文閱讀不再直接考查課內文段,而是以課外文段考查課內知識,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將課內文言知識向課外閱讀遷移。這份試題在學生熟悉的語境中命題,用學生喜歡的文本考查,具有濃郁的現實性和人文性。
專家評價:語文試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對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整體素養的考查,加強了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審美情趣及關注傳統文化的引導。“基礎與人文并重,能力與素養同行”。具體地說,基礎知識的考查面廣;語言運用和閱讀材料與歷史文化、生活實際結合,具有濃郁的人文生活和傳統文化內涵;作文引導考生聯系生活實際,表達真情實感。命題角度也有所創新,體現出一定的命題智慧。
數學
考查用數學解決問題能力
考生評價:數學題目和老師平常的復習方向基本一致,多數題目類型復習過,尤其是很多圖形都似曾相識,心里不慌,答得比較順利,感覺不偏。試題的內容還比較貼近生活,像計算機運算速度、調查家庭作業的完成事件等。
教師評價:這次數學試題關注對數學核心內容的考查,重點考查的知識點瞄準了初、高中數學的銜接點,為高中數學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試題還體現了研究性學習、探究式學習的導向,引導學生通過猜想、歸納、類比等方式進行數學探究,并實現問題解決,這些題目的設置能幫助學生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感悟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數學整體性的認識,而這些都是高中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試題與往年相比整體感覺比較平穩,題目難度由易到難,有利于學生進入較好的答題狀態。
專家評價:試題立意不在一題一技巧上,更多是落腳在學生對數學核心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上,引導教學關注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提升,整份試卷無繁、難、偏、舊、怪的題目,淡化知識的記憶和重現,突出能力立意。通過試題考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在命題過程中,力求通過試題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并能對今后的教學產生較好的推動作用。
英語
加大英語詞匯拼寫考查比重
考生評價:今年的中考英語試題,難易適中,做起來比較順暢,沒有偏題怪題,所考的內容都在平日復習范圍之內。答題的時間比較充裕,能騰出時間檢查。閱讀的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很貼近,易于理解。
教師評價:試題難易適中,所涉及的題型和知識點都在平日復習范圍之內。同時,今年減少單項選擇題量,實現了平穩過渡。知識覆蓋全面,突出教學重難點,題干設置簡明易懂,語境設計合乎情理,能夠全面科學地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書面表達緊貼學生日常生活,關愛學生身心健康。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近視問題,寫一篇短文。學生對這個話題熟悉,能夠根據要求,較好地完成作文。
專家評價:試題難度比例適當,題目設置有梯度,基礎題與綜合應用題分布合理,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試題適當加大了對詞匯拼寫的考查比重,有較好的區分度,有利于各種程度學生考出自己的水平。試題選材新穎、題材廣泛,符合學生興趣。有學習方法建議、征求朋友意見、人物故事、青少年自立、西方幽默文化等。試題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生活,試題設計更具開放性,采用一定比例的圖表、圖畫和文字提示信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造性的表達。
物理
物理題型有變化,難度降低
考生評價:本認為中考中最難的學科就是物理,考前挺擔心的,擔心題目太難,也擔心答不完卷子。但考完以后,感覺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考試過程很順暢,試題中涉及的知識與方法都復習到了。
教師評價:試題難易適中,題型穩定,無怪題、偏題,既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又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兼顧了畢業和升學的雙重功能,較往年難度有所降低。
專家評價:從試題上看,題型穩中有變,題量適中,難易比例合理,難度系數較去年有所降低。物理試題難度易:中:難=4:4:2,難度系數為0.65至0.70左右。每個專題由易到難,以遞進形式呈現,梯度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答題習慣。卷I及卷II前三個專題的基礎知識考查與往年基本一致,注重了對實驗的考查,考查內容均為實驗教學中的重點,總分值約50分,在各種題型中所占分值最多。
化學
化學試題設計更貼近生活
教師評價:試題突出了實驗科學探究,如物質燃燒條件的探究、二氧化碳性質探究等實驗題目的設計,更加關注學生平日的實驗動手過程,使得平時沒動手做實驗的學生,很難得出正確的答案,充分體現了實驗操作的價值。
專家評價:問題設置有層次,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體會怎樣運用數據進行多角度的分析,使單純枯燥的解題過程變成興趣盎然的探究過程。試卷關于化學與社會發展主題的內容保持在全卷分值的10%,考查了化學與提高生活質量、化學與安全、化學材料和環境空氣質量等對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影響,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治理環境污染,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化學資源和能源等,折射出化學對改善人類生活與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生物
生物卷面分值有調整,難度提高
教師評價:最近幾年的生物中考試題一直關注學生的生活,體現學以致用,今年的試題仍然突出了這一特點。試卷的導向性很強,提醒教師平日的教學中,要關注概念教學,落實實驗教學,注重雙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多角度的思考,主動關注生物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逐步具備主動關注生命科學發展的意識,提高生物學素養。
專家評價:今年生物是在青島市中考改革后的第一次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的難度系數和標準較2014年有所提高。在試題的結構方面進行了調整,卷面分值調整為80分,其中選擇題35分,非選擇題45分,試題難度系數在0.65至0.7之間;低、中、高三檔難度題目的比例為4:4:2。試題避免死記硬背的內容。
歷史
歷史將“死”知識“活”問題結合
考生評價:整體上感覺耳目一新。很多題目來源于身邊的社會生活,既有時代感,又很接地氣。比如有一道選擇題,由“英國小王子上演《爸爸去哪兒了》的真人秀”引出瓷器的問題,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對傳統文化的考查之中,立意特別新穎,消除了考試的緊張感,考試后引起好多同學熱烈討論。
教師評價:過去歷史不算分,今年算分,難度有所上升,不再考死記硬背色彩濃郁的低層次題型,大多數題目是原創的,加大了開放性題目的比例,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要關注時事,關注社會,關注人文。
專家評價:試題難度較以往會考題目有所提高。試題采用了大量的時事性材料,鮮活可感,將歷史課本上的“死”知識和現實中的“活”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全新的視角來感悟、反思、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引導學生關注現實。
地理
地理試題中滲透國家大事
考生評價: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題型、知識點在日常學習中都練習過。不過,試題中出現很多新圖和新材料,平時見得少。
教師評價:試題思路清晰,考查點多,材料新穎,難易適中,試題靈活,區分度高,總體上學生答題應該很順暢。今年的試題有一個突出的亮點,以人類生存與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問題為切入點,呈現材料時代性強,豐富多彩,注重能力的考查。
專家評價:試題選取城市化、產業轉移、糧食問題等,引導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整份試卷時代性強,區分度高,難度適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理念。
思想品德
青島的時事熱詞頻現
考生評價:整套卷子比較簡單,沒有偏難的問題,答起來很順。很多熱點問題在課堂上復習過,所以感覺并不陌生。
教師評價:整份試卷無偏題、怪題。
專家評價:思想品德試題繼承了歷年試題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和身邊生活問題解決的優點,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凸顯生活性和實踐性。例如試卷第21題,以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為背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感悟并踐行他們身上體現的優秀品質,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增強社會責任感,做負責任的公民。試題內容緊扣時政熱點,體現了強烈的時代氣息。試題選取了一年來的國內外大事和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命題切入點,在選材方面還注重了“地方特色”,例如選取在青舉辦的“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青島市教育局組織的“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月”、《青島市社會醫療保險辦法》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素材,這有利于引領學生關注家鄉發展,增進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記者 魏海洋 實習生 徐燕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