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寶良(左前)調整焦距保證畫面質量。
53歲的崔寶良從事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已37年。37年來,他走遍店子鎮95個鄉村,為老百姓放映電影上萬場次。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從膠片時代到數字時代,崔寶良見證了農村電影放映事業的變遷。“農村離不開電影,老百姓需要它,我還要堅持下去。”崔寶良說,城市電影院十分普及,但農村老百姓不方便去看,而露天電影可以讓農村老百姓免費看大片。為此,崔寶良仍堅守著這份“電影夢”,續寫自己的光影人生。
“我是看著他放的電影長大的”
5月7日晚7時許的店子鎮荊許家村,暮色籠罩,暑氣消退,文化廣場上卻逐漸熱鬧起來。許小伙早早地在場上等著;曹老太提早做飯,來不及品嘗味道就背著孫女,提著小板凳往文化廣場趕。掌燈時分,越來越多的村民不斷到來,寬敞的空地也變得有些擁擠。
放映員崔寶良和搭檔正忙著把幕布吊起來,擺好數字電影放映機,等這些都安排妥當后,就調試機器準備放映。伴隨著機器“吱吱呀呀”地轉動,喧鬧的廣場,逐漸安靜。就在這深沉的夜色中,幕布突如一道柔和的閃電,瞬間點亮。當晚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共放映了一部故事片《斷橋驚魂》,以及兩部科教片《環境友好型肥料》、《農村防盜常識》。
記者觀察到,前來“捧場”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我是看著他放的電影長大的。”一位老者打趣道。崔寶良說,村民們每每這樣打招呼時,他都會感到滿足。而在村里巡回放映電影的時光,也是他最高興的時刻。
推著獨輪車,卻最受歡迎
那是1978年底,剛念完高中的崔寶良由于各方面比較優秀,參加了一次關于電影放映的考試,從此之后,便成為店子鎮的3個電影放映員之一,工資是每晚4毛錢,每個月12元錢。崔寶良說,“在很小的時候就羨慕放電影的,每天聽到哪有放電影的就跟著大人去看,有時候跑十幾里路,看著這份工作挺好,挺神秘的,與小伙伴們玩的時候就說,什么時候我也能放電影就好了。沒想到高中畢業后,果真如愿從事了這份職業。”
16歲的崔寶良上崗后,便與搭檔們一道,推著獨輪車在各個村莊之間巡回放映,一天一個地方,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隔得遠的要步行十幾里路。“那時候獨輪車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左邊放著鋪蓋,右邊放著機器,放映機、發電機、膠片加在一起,負重50多公斤,整天走村串戶的,很不容易。為了多放幾場電影,一個月回不幾趟家,回家也就是換換衣服,趕忙就奔下一個村莊了。”崔寶良說,“風餐露宿的日子很苦,放電影時卻很快樂。”
“農村文化生活比較匱乏,電影就是宣傳工具,老百姓非常喜歡,就指著看場電影消遣消遣。每次還沒開始掛幕布,提早知道消息的男女老少就早早占好位置了,甚至上午就有占地方的,十里八鄉的村民都來看,人山人海的,能有上千人,屏幕反面的人都比現在正面看電影的人多,場面特別動人,有時候天下著雪,就在雪里看。”崔寶良說。
有時連放四場,直到天亮
據了解,早期的電影比較單調,《喜盈門》、《地雷戰》、《地道戰》、《難忘的戰斗》是村民們最初的電影記憶,單單電影藝術本身,已經足夠讓當時的村民驚喜、渴望。
“一個膠片可以放半個小時,一部2個小時的《地道戰》就要4個片。換片需要1分鐘左右,正是孩子們的‘尿點’,兩個人輪流負責換片,如此幾輪,一個晚上要放上2部。”崔寶良說,一部片子只有一個膠卷,最受歡迎的是李連杰版的《少林寺》,4個村莊連著放,一直放到天亮,“這一場沒完,拉膠卷的拖拉機就提前到了,下一場的人已經在等著了,連著第四場天就亮了,下著雨也不耽誤放。”
“那時候很單純,沒雜念,看見人多就有動力,即使吃苦,也能堅持。”據崔寶良介紹,當時還有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他至今想起來仍舊受觸動。“在西棉柳村放電影時,正趕上下雪,天特別冷,村委安排到老黨員孫延祥家住。當時一場電影要放到深夜,回去以后,孫延祥兩口子說我們風里雨里下著雪這么冷不容易,就把炕燒得熱乎乎的,執意讓我們睡熱炕,自己睡冰床,當時想想很心酸,感動得一夜睡不著。”
亦工亦農,堅持為村民放電影
據悉,上世紀70~80年代是農村電影最輝煌的時刻,直到90年代,隨著電視的普及,田間地頭放映的鄉村電影,和它的放映員崔寶良,似乎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然而,由于熱愛電影事業,在收入低微,家人反對,其他搭檔選擇去經商的情況下,崔寶良亦工亦農,一邊種著家里的三畝地,一邊探尋新途徑,通過“科教片帶動故事片放映”、“優秀影片進校園”、“影企聯姻”、“個人包場”等多種形式的放映活動,克服了放映難、收費難、看電影難等阻礙,將店子鎮的電影延續了下來。
2009年,全國實施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猶如一夜春風,吹遍了平度市廣大農村地區。那一年,崔寶良成為了放映站站長,所在的站點共配備了3套數字放映設備,后又由政府投資8萬元購置了面包車、摩托車等新的交通工具,以及電腦、數碼相機、硬盤等附屬設備,換掉了自行車以及工作了30年的甘光F16放映機。
2012年,進入暑期全年最熱的那些天,天氣格外潮濕悶熱,連續多日的桑拿天加上連日勞累,崔寶良中暑病倒了,那時飯吃不下,覺睡不好,白天輸水打點滴,晚上堅持下鄉放映,搭檔勸他休養兩天,他哪里能同意。崔寶良和他的伙伴們無怨無悔,不計較個人報酬,懷著對家鄉父老的親情,以熱忱的工作態度,冒酷暑,奔波勞累堅持天天放映不松勁,每晚都是電影結束后,一人深夜才回家。
以身作則,堅守一線37年
據了解,農村公益電影的到來,極大地豐富了當地農民的文化生活,2012年,為慶祝九九老人節,崔寶良在店子、昌里等周圍村莊專門放映了公益電影《小村大道》,教育年輕人孝敬、尊重老年人,2013年夏天,還為店子鎮育齡婦女巡回放映了計生專題科教片《農村生育與致富》,陳家潭村婦女主任陳淑英看完影片后激動地對崔寶良說:“看專題科教電影,寓教于樂,通俗易懂,一些新政策,新知識,新技術,人們一看就記住了,你們放映場電影比下通知開個會還管用,這種形式挺好!”
如今,盡管觀眾少了,在放映過程中,堅守一線37年的崔寶良仍舊以身作則,親自操縱一套放映機,每晚堅守在放映第一線,每晚三個村莊,做到村村插銀幕,不留空白點,實行地毯式巡回放映。
按照規矩,崔寶良每天仍提前到達放映點,開機前對放映設備進行保養、維護,檢查機器各部件是否有松動異常,用抹布擦拭機身灰塵,保持放映機的清潔、耐用。他說,“放映員愛護放映機就要像軍人愛護槍一樣,槍不好使喚怎能打勝仗。優質放映,從張掛銀幕要平整,到放映機與銀幕要保持規定距離,真正做到一絲不茍。作為放映員,大電影不能放小了,一定讓廣大農民群眾看到聲光俱佳的大電影。”
文/圖 記者 張雪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