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志剛展示年初辦理的山東省首張"三證合一"營業執照。記者 孟達 攝
關鍵詞·改革進行時 2014年6月3日,國務院批復山東省政府,同意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青西新區正式成為我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去年11月份,省政府出臺相關意見助推青西新區發展,“優先安排青西新區開展國家和省重大改革試點,支持新區在改革創新中先行先試,在轉型升級中率先突破。”一年來,新區重點推進了35項改革事項,充分釋放了改革紅利。其中,全面取消社會投資類項目前置審批,規劃由“申請審批制”變為“公告許可制”等都為全國首創。
“三證合一”
以前跑一個月,現在兩天搞定 “我們公司今年1月份成立的,去辦理證件的時候沒想到這么順利,要不是有‘三證合一’這項舉措,我們恐怕要跑一個月。”2日下午,青島昊辰集團電梯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志剛說,1月14日他在青西新區政務大廳領到了山東省首張“三證合一”工商營業執照。韓志剛說,以往想開公司,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樣審批證照必不可少,分別要去工商部門、質監部門和稅務部門去辦證。“來回跑好幾個部門不說,還要準備很多申報材料,拿到三個證件估計要一個月了,現在兩天就能辦好。”
“三證合一”選擇新區進行試點,就是由一個窗口單位歸口受理申請表和申請資料,一次性采集信息,并共享至聯合辦證部門,限時反饋;各部門收到申請信息和材料后,按照職責分工,同時啟動復查審辦;準予登記的,分別按本部門賦碼規則進行證照賦碼,并反饋受理窗口;再由受理窗口制作證照發放申請人。這樣的“三證合一”審批,在不改變原有證照管理方式和原有證號編碼規則的情況下,解決了原有證照納稅人分頭審批、資料重復遞交、審批步驟繁瑣、審批時限冗長等問題,也有利于稅務機關對稅源的有效控管和各部門的資源共享。
“一口式”辦公
規劃管理改革,實現零審批 “三證合一”試點僅僅是青西新區在過年一年中改革的一個縮影,一年來新區類似的重大改革還有34項。
青西新區在全國率先全面取消社會投資類項目前置審批,成立行政綜合服務中心實行“一口式”辦公。實施建設項目“豁免審批”,項目單位合法取得項目用地使用權、規劃核準后即可發放施工許可證。
5月14日,新區規劃部門首次對盈思佳德物流等50個項目發放了54個許可證,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規劃由“申請審批制”變為“公告許可制”,為建設項目節約時間3~6個月。從在國內率先將海域使用規劃納入“多規合一”體系,到創新規劃“公告許可制”,規劃管理改革初步實現了“零審批”。
新區還創新社會治理新體系,構建起網格化人工巡查的“地網”和智能化巡查的“天網”,社會治理信息平臺整合轄區人口信息100多萬條、企業單位信息5800多條,日均處置各類問題隱患事項近3600件,社會治理“大數據”中心逐步形成,成功獲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先行先試
每1~2周推出一項高含金量改革 市委常委、副市長、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黃島區委書記王建祥說,新區的特質是“新”、動力是“試”,最大的優勢是“先行先試”。王建祥說,改革創新的總體思路是“一二三”:堅持一個導向,即問題導向,哪里有問題就先改哪里,分清輕重緩急,積極穩妥推進;瞄準兩大目標,即市場化改革和政府效能革命,充分發揮市場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三個原則,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更好地體現市場化取向,更好地體現法治化要求,更好地體現與國際接軌。“我們每1~2周集中推進一項含金量高的改革創新事項,一年來,重點推進了35項改革事項,充分釋放了改革紅利。”
記者了解到,新區建立起改革“總臺賬”,重點落實中央和省市賦予的88項改革試點,著力推進“十大創新”。按照計劃,2015年,將“落實提升”作為新區建設的主題,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聚焦突破8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42項改革。在王建祥看來,各項改革的成效已經顯現,而且還將繼續釋放紅利。“今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1.4萬戶,增長54%。”王建祥說,“五一”前新區制定發布了“新區新房新政”11條,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環比增長40% 以上。
體制改革
設改革創新獎,開展“職員制”試點 在談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時,王建祥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如果把新區比作一個居民小區,新區的企業、群眾就是業主,政府就是物業公司,就是為業主服務,優質的服務,一是講究速度、二是講究質量。“為了提高效率,我們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了機構整合和干部調整,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開發區和縣級市合并的國家級新區。”此外,為了讓投資貿易更加便利化,新區成立行政綜合服務中心,建立完善負面清單、權力清單、政策清單、責任清單“四張清單”。
為了激發干部的改革熱情,新區還把改革創新列入重要的考核內容,設立了改革創新獎。“我們創新用人機制,率先開展‘職員制’管理改革試點,建立了‘身份封存、聘任上崗、按崗定薪’的靈活用人模式。”王建祥說,新區制定“給舞臺”、“靠邊站”制度,把干事創業、改革創新的干部用起來,讓不敢擔當、為官不為的干部騰位讓賢。
王建祥說,新區通過先行先試,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已經在諸多領域闖出了新路子、創出了新標準,創造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改革創新方面走在了國家級新區前列。
■展望
構筑“五大平臺”融入“一帶一路” 王建祥說,下一步,將對功能區“賦權”,對街鎮“放權”,推動功能區和街鎮“融合”。賦予功能區新區經濟管理權限,擴大審批權,把涉及經濟發展的行政審批權限交給功能區,目前已經梳理出173項;下放人事權,賦予功能區處級及以下干部任免管理權限。“放權”,就是向街鎮簡政放權,明確街鎮法定職責和管理權限,下放事權、財權、人事權。“融合”,就是調整部分街鎮區劃,實現各大功能區規劃范圍和所在街鎮邊界閉合,推動功能區與街鎮融合發展。
此外,新區將把融入“一帶一路”作為新區擴大開放的最大機遇,構筑“五大平臺”:海洋經濟合作平臺、港口聯通平臺、深遠海開發保障平臺、資金融通平臺、文化旅游互通平臺。
采訪中韓志剛表示,可能由于他們公司是山東省辦理的第一張“三證合一”企業營業執照,當時沒有銜接好,在后期辦理銀行業務的時候遇到了一點難題。“我們拿著辦好的證件去銀行辦業務,發現有的銀行不認這個證,這讓我們也很無奈。”韓志剛說,有的銀行要求必須按照原來的方式辦理三張證,給公司業務帶來很大困擾。“我認為,各種機構和單位之間要銜接好,改革的配套措施也要跟上,不要讓好事辦不好。”
■交通
“三橫兩縱”主干路網開工 在交通建設方面,青西新區克服高差大、地形復雜、清場任務重、設計及施工難度大等不利因素,目前11條主干道中4條已經開工,其他7條道路已完成施工招標。爆破施工和新奧燃氣管線安全改造等問題已經解決。目前,青西新區規劃有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6號線、12號線(原R2線)、13號線(原R3線)共5條線路。
西海岸發展集團具體實施“三橫兩縱”主干路網建設,其中“三橫”為前港灣路、薛館路改線、濱海大道,“兩縱”高速公路連接線和山海路,目前建設已經全部展開。薛館路白果樹河東西兩側北半幅正進行路面施工,高速公路連接線、濱河東路和西路、濱海大道排水工程等開工建設,連島一號橋開始樁基施工,力爭年內名人大道等6條道路建成通車。
記者 朱薪雨 郝園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