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休克、中暑、觸電、溺水、流鼻血……由于事發較急,在救護車趕到之前,及時正確的急救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可以挽回一個人的生命。近期,青島市第九人民醫院開展了一些列急救宣教活動,進鐵路義務工段、進社區、進校園、進公交車等,手把手教市民一些簡單的急救方法。5月24日,急診科李宏主任針對常見的10個突發狀況,分別給出了對應的急救措施。
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是當一個人因某種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產生猝死現象時緊急搶救生命的一種急救技術。李宏介紹說 ,采取急救的人,首先要判斷患者是否有心跳和呼吸,方法是實施搶救者拍打患者雙肩,大聲詢問“同志,你怎么啦”,然后觸摸頸動脈無搏動(5~10秒),確定喪失意識后,就要實施心肺復蘇了。
1.立即將病人去枕平臥于床上,在病人背下墊一硬板。(就地搶救在地上可不墊木板);2.立即解開病人衣扣、雙手放于軀干兩側、頭頸軀干平直無扭曲、松開腰帶將褲退至臍下;3.將病人頭偏向一側,一手清除口腔分泌物,另一手清除鼻腔分泌物,取下活動假牙,頭部復位。污染紗布放置污物碗內;4.開放氣道(壓額提頜法),注意角度;5.按壓定位:胸骨中下1/3處(雙乳頭連線的胸骨中心);6.一手掌根緊貼按壓區,另一手掌根重疊于下一手上,雙手指交叉;7.術者雙肩在病人正上方,肘關節伸直內收,以身體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壓,使胸骨下降≥5cm,注意觀察病人面色;8.按壓畢,迅速除去壓力,使胸骨復原,但手掌不離開胸壁;9.按壓時用力均勻、平穩、有規律,按壓30次,頻率≥100次/分;10.在病人口腔部蓋上單層紗布。按前額手的拇、食指捏緊病人鼻孔,另一手輕輕掰開口腔;11.術者深吸一口氣,屏氣,雙唇緊貼包嚴病人口部形成一個封閉腔,向病人口內吹氣,以見胸廓起伏為準;12.頻率:①起初吹氣:吹氣2次,每次持續1s②隨后吹氣:成人10~12次/分(約5~6s吹氣1次);13.吹畢,立即離開口部,松開捏鼻孔的手,側頭換氣 ,視病人胸部下降后再重新吹氣一口;14.五個循環后,初步判斷復蘇效果(心跳、呼吸);15.病人頭復位,頭偏向一側,紗布清潔口周。
流鼻血 天氣干燥,心火旺盛,不少人在洗臉或摳鼻子時,鼻血就流出來了。對付流鼻血,李宏表示,人們普遍存在一個誤區:立即用粉筆或紙團塞住鼻孔。他指出此做法不合理,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當鼻血量大的時候,紙團的堵塞易造成血液回流至咽喉部,不小心吞進食管或嗆入氣管,嚴重者可窒息。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躺下,一手捏住鼻翼兩側,一手用涼水洗前額,頭部稍微前傾。關于舉手止血的方法,李宏認為作用不大。
異物卡喉 李宏說,異物堵塞在呼吸道中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少見,由于異物堵塞在呼吸道中引起的后果還是很嚴重的。出現類似情況,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派上了用場。
1.如果是成人,救護者站在受害者身后,從背后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于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擠壓,反復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2.如果是3歲以下孩子,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只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3.如果上述操作異物沒出來,可以把孩子翻過來,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復,直至異物排出。
腦外傷 在爬山或騎車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會磕磕碰碰。如果傷到了頭部,輕則蹭破皮,引發外傷,重則顱內出血。“如果只是蹭破點皮,少量出血的話不必緊張。”李宏建議,此時只要快速去醫院包扎一下即可,最好再打一劑破傷風針。
“如果傷者頭上只是磕出了一個大包,并沒有破皮出血的話,很多人就放松了警惕,想當然以為啥事沒有便掉以輕心了,其實這是不對的。李宏強調,傷者在頭部受傷的48小時內,應密切觀察自己,一旦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尤其是噴射性嘔吐的情況,應立即去醫院做CT,查看是否是顱內出血。顱內出血的后果很嚴重,一旦確診,及時治療。
溺水 1.發現溺水者后應盡快將其救出水面。
2.將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開其口腔,清除其咽內、鼻內的異物,如淤泥、雜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暢通。
3.當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極為微弱時,應立即實施心肺復蘇。
4.注意為溺水者保暖。
中暑 夏天來了,不少人經不住高溫中暑了。李宏指出,中暑后最主要的就是離開中暑環境,可進入空調屋,或通風處。若中暑的人只是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可喝點淡鹽水或藿香正氣水,吃些仁丹,在太陽穴上涂抹風油精,同時在額頭上用涼水或冰塊冷敷。
昏迷的人應及時給予掐人中處理。更嚴重的應立即送醫。
燒傷燙傷 “燒傷燙傷后,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創面,盡量不要把水泡弄破。”李宏說,如果是高溫燙傷,應先去掉制熱源,用涼水沖洗降溫,還可以抹點醬油以減少水泡形成。具體的操作方式可按照“沖、脫、泡、蓋、送”常用燒燙傷五字訣進行。
1.沖: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浸泡在冷水中,直到冷卻局部并減輕疼痛或者用冷毛巾敷在傷處至少10分鐘。不可把冰塊直接放在傷口上,以免使皮膚組織受傷。如果現場沒有水,可用其他任何涼的無害的液體,如牛奶或罐裝的飲料;2.脫:在穿著衣服被熱水、熱湯燙傷時,千萬不要脫下衣服,而是先直接用冷水澆在衣服上降溫。充分泡濕傷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時,切勿撕拉,只能將未粘著部分剪去,粘著的部分留在皮膚上以后處理,再用清潔紗布覆蓋傷面,以防污染。有水泡時千萬不要弄破;3.泡:繼續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鐘,可減輕疼痛。但燒傷面積大或年齡較小的患者,不要浸泡太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造成休克,而延誤治療時機。但當患者意識不清或叫不醒時,就該停止浸泡趕快送醫院;4.蓋:如有無菌紗布可輕覆在傷口上。如沒有,讓小面積傷口暴露于空氣中,大面積傷口用干凈的床單、布單或紗布覆蓋。不要弄破水皰;5.送:最好到設置有整形外科的醫院求診。
對嚴重燒燙傷患者,在進行上述步驟時,用涼水沖的時間要長一些,至少10分鐘以上。第一時間打120急救電話,在急救車到來之前,檢查患者的呼吸道、呼吸情況和脈搏,做好心肺復蘇的急救準備,如監測呼吸次數和脈搏。
小兒高熱驚厥 李宏稱,在急診科經常會接到家中的小寶寶因高熱出現抽搐,也就是兒科病中常見的“高熱驚厥”。發熱“燙手”,“眼球上翻、面色青紫、全身抽動”,就是高熱抽搐的常見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抽搐時間長,腦缺氧過久就可能造成腦細胞的損害,留下后遺癥。那么,當寶寶出現抽搐應該怎么辦呢?
1.要保持鎮靜,盡量減少對患兒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喚,應讓小兒平臥,口頭偏一側,松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口腔唾液及嘔吐物返流入氣管內,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用拇指按壓正在抽搐患兒的人中穴,人中穴位于上唇正中與鼻中連線的中點。有可能一時止住抽搐,但應配合物理降溫 ,才能防止再抽搐;3.為防止患兒抽搐時咬傷舌頭,可用包裹后的筷子或手帕、毛巾在患兒手腳及全身抽動時塞入口中。如果是躺在床上的話,還應有人陪護,防止患兒跌落;4.用冷毛巾濕敷頭部或頭枕冰袋,患兒清醒時也可用溫水浴(水溫 30~40攝氏度)等物理降溫的辦法來降低體溫,達到預防抽搐的目的。在不明病因的情況下,自行口服退熱藥有可能掩蓋病情,不利于醫生作出正確的診斷,而物理降溫較為安全可行。如控制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下,則絕大多數患兒不會再抽搐。
觸電 1.發現有人觸電后,應立即關閉開關、切斷電源。同時,用木棒、皮帶、橡膠制品等絕緣物品挑開觸電者身上的帶電物品。立即撥打報警求助電話。
2.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 ,檢查觸電者的口腔 ,清理口腔黏液,如有假牙,則應取下。
3.立即就地進行心肺復蘇搶救。4.如有心顫現象,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
骨折 骨折在生活中并不少見。李宏建議市民,如果遇到骨折的人,千萬不要輕易搬動,以免創面發生畸形和錯位。尤其是心臟病患者,一旦骨折了,務必保持好傷者體位,否則讓心臟負擔加重,此時可以服用適當的硝酸甘油片來緩沖。
如果救護車未及時趕到,實施急救者可找來一些繃帶和木板,做個夾板固定骨折處 。動作輕柔,力道適中。“若磕出了傷口,應先止血再固定。”李宏說。
三類人需要呼叫救護車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青島市急救中心了解到,一般情況下,呼救救護車的病人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短時間內有生命危險的危重或急救病人。對這類病人必須現場搶救,目的在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或維持基礎生命。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呼吸道梗塞、急性中毒、嚴重創傷、出血等病人,大約占呼救病人的10%~15%,需要就地做心肺復蘇搶救的病人低于5%。
一類為病情緊急但短時間內無生命危險的急診病人。現場急救處理的目的在于穩定病情,減少病人在運送過程中的痛苦和并發癥。如骨折、急腹癥、高熱、哮喘等,大約占60%。
一類是慢性病病人。目的是需要救護車提供轉運服務,而不需要現場急救。大約占10%~15%。
“一旦出現突發狀況,呼叫救護車是必要的,但在救護車趕來之前,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給予適當的救治也是不可或缺的。”李宏告訴記者,近年來,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由于過度勞累,出現猝死的現象,青島鐵路義務工段就有好幾個年輕人因猝死而離世,讓人心痛。如果掌握心肺復蘇的方法,當時在場的人或多或少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避免悲劇的發生。為此,他總結出了10種自救方法,分享給大家。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鑫鑫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