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上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右二)來到青島二中,共同種植2015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紀念林,并為紀念林碑石揭幕。記者 孟達
半島都市報5月23日訊(記者 魏海洋 郝園園)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政府共同舉辦的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23日上午在青島香格里拉大酒店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發來賀信,強調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開幕式上宣讀賀信并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分別在大會上致辭。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主持開幕式。省委書記姜異康、國務院副秘書長江小涓,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省委常委、秘書長雷建國,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等出席有關活動。
習近平在賀信中向出席會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各國教育官員、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歡迎,向大會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
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
習近平表示,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為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我們將通過教育信息化,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數字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習近平強調,人才決定未來,教育成就夢想。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開拓更加廣闊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續發展之路,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劉延東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我們結合中國的實際,提出了“三通兩平臺”的核心目標。她倡議要更加重視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時空限制、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和共建共享,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
本次大會以“信息技術與未來教育變革”為主題,來自90多個國家的代表,包括50多名部長級官員、信息技術行業領導者、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的高級代表、研究人員出席會議,共同探討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有效途徑,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深入應用,推動實施2015年新的世界教育發展議程。
2020年,學校寬帶全覆蓋
全國學生已實現“一人一號”,1.77億學生信息入庫 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做了主旨發言。“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走向。”袁貴仁說,身處信息時代,沒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的現代化。
利于破解教育不均衡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袁貴仁說,中國目前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2萬所、在校學生2.6億人,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6.5% ,高等教育大眾化深入發展,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接受教育的需求。同時,中國也面臨著城鄉、區域、人群之間的教育差距問題。
“對中國而言,發展教育信息化,既是應對時代挑戰的必然選擇,也是破解教育發展不均衡、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最佳結合點和著力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袁貴仁說。
人人可享優質教育資源 袁貴仁說,為實現教育信息化科學有序發展,2012年,中國發布了第一份國家級教育信息化規劃,明確到2020年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基本實現所有地區和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的全面覆蓋。
此外,根據中國國情,提出“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空間人人通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整體設計中國教育信息化進程。據介紹,目前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教育寬帶衛星傳輸網兩大教育信息主干網絡已經實現全國覆蓋。
千萬名教師全員培訓 在談到教育管理信息化時,袁貴仁說,中國基本建成國家級數據中心,實現全國學生和教師“一人一號”、學校“一校一碼”。全國中小學1.77億學生信息入庫。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也是重點之一。袁貴仁說,為此,教育部專門啟動了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幫助教師提高將信息技術全面融入教育教學的能力。2017年底前,將完成1000余萬名中小學教師的全員培訓,每人不少于50學時。
他說,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育改革創新、提升教育發展水平,不能為“信息化”而“信息化”。目前,教育部正在籌備“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大賽,以“互聯網+”和創新創業兩大引擎,推動教育體系的結構重組、流程再造和文化重構。
推進教育信息化,要堅持先試先行,激發地方和學校的主動性創造性。袁貴仁說,中國各地各校差異顯著,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辦法發展教育信息化。同時,他也談到,要以信息技術構建繼續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讓每一個公民都能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觀點
使用信息技術學生要避免分心 23日,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舉行的各個高端論壇上,教育領域和信息技術領域的代表們圍繞教育信息化的創新與發展展開了討論和發言。
●英特爾副總RupalShah Hollenbeck女士:教育的轉型就是改變過去的單向灌輸,鼓勵學生更有能力地去學習更多的知識,這依賴于更加開放的技術平臺。
●惠普全球副總、中國云總經理 Wing KinCheung:全社會將始終處于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通過現場和非現場的學習來實現終身教育的目標。
●偉東集團董事長王端瑞:應以政府主導、市場手段調整的方式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讓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有機會參與進來,通過政府購買企業服務的方式避免重復投資。而企業則應根據政府規劃提供高端技術和系統服務,提供讓老師減負、學生喜歡的應用系統。
●挪威教育部政府秘書Bjorn Haugstad:不能過多強調技術本身,而忽略過程和內容。學生使用信息技術要避免分心,要讓學生用批判的思維看待內容和信息。
●韓國教育部副部長Chae Chun Gin:我們國家的網絡學習和數字課本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網絡學習主要針對中小學生,用來縮小不同區域之間差距,降低私人教育價格。此外,我們的教育體系包含互聯網、電視頻道等多元化的渠道,如果學生請假,可以通過網絡課堂進行補課。現在我們有134個數字課本項目,推行紙質課本和數字課本通行。
●英國開放大學教授PeterTwining:要建立評估和問責制度,讓開發出的信息化系統更適應需求。此外,校園的教育資源要對外開放。同時,還要研究老師能發揮什么作用,來讓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探訪
孩子學習表現,手機上實時監督 5月23日,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的全國教育信息化應用展覽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教育信息化企業齊聚,高科技教育信息化設備和理念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來自南京的上市企業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了“互聯網+”的教育新理念和產品。在該公司舉辦的“‘互聯網+’教育信息化研討會暨焦點智慧教室體驗活動”中,新奇的上課方式讓在場的全國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官員、老師點贊。
記者看到,學生手中拿著的是平板點讀板和點讀筆。可以通過點讀筆將學生在點讀板上操作的數據信息發送到教師的平板電腦上,學生做題的對錯以及課堂表現情況都可以實時呈現給教師,這樣就幫助教師實時掌握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這是我們‘互聯網+’往教育上的滲透,開發出的焦點智慧教室是一套結合學生點播裝置、平板電腦、即時反饋系統以及互聯網云平臺的互動教學系統。”焦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唐焱告訴記者。
原來,該公司自己開發的軟件可以支持多種多媒體教材,并提供試卷快速生成器。在上課時還可以通過點讀板實現快速搶答、學生投票,老師可以用平板拍攝學生的習作即時傳到電子白板上。“家長們可以在手機上安裝上APP,通過客戶端了解孩子在課堂上的學習動態和表現,掌握他們各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和成長軌跡。”唐焱說,家長手機上還會收到推送通知,可立即查看孩子當天的學習活動和表現,甚至手機軟件會自動生成孩子長期的學習表現,這樣就形成了學校、家長、學生的互聯。
據悉,展覽單設青島教育信息化展館,分8個模塊34個典型案例展示青島教育信息化的整體情況和特色。展覽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和實時展示技術,實時展示青島市網絡運行、連線課堂上課情況等相關案例,受到參觀代表高度評價。
■變革
相隔4000公里,兩地共上一堂課 信息化的變革能為日常的教育帶來什么?又能為教育均衡帶來什么?
5月23日上午10點到11點,青島十五中與西藏的日喀則第一高級中學通過未來教室的技術支撐,四千多公里遠程連線,完成了“兩地學生同上一節課”的愿望。
在第一節英語課上,青島十五中的英語老師孫艷清為主講,日喀則第一高級中學的劉仕永老師為輔助。15中高一六班的學生在該校的未來教室里和四千多公里外的西藏學生上了一堂別樣的英語課。課堂上,青島十五中的學生用英語熱情地向日喀則的同學介紹了自己,很流暢地表述了自己的夢想;日喀則的學生在十五中同學的帶動下很快也進入到教學環節中。
“和四千多公里之外的西藏師生實時同上一節課,這是過去不敢想的事情。”15中校長孫睿說,現在有了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支撐、未來同步教室的啟用,使過去的不可能成為了現實,使邊遠地區的學生也能夠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把優質教育資源輻射擴大,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真正實現了“智慧互聯,優質均衡”的夢想。
記者在15中的未來教室課堂現場看到,講臺上的傳統黑板變成了兩塊大的電子白板,左邊白板實時投影出西藏學生的教室,而右邊白板則顯示各種教學資源,孫艷清老師在右邊電子白板上隨意點擊拖動教學材料。到底是什么技術實現了這樣的實時溝通?“空中課堂也就是云課堂的支撐,這是一個網絡平臺。”15中信息技術組教研組長李愛霞告訴記者,云課堂上會上傳很多教學資源,包括老師教案、練習題、教學視頻等,這樣的資源是兩地的學生可以共享的。
記者 魏海洋 郝園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