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四月份,夏津縣雙廟鎮前柳村剛剛組建了自己的文藝隊。文藝隊的負責人是村里剛上任的婦女主任張書蘭,只要一有空,大家就跑到她家里排練節目。
“她說話算話,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還一邊治病,一邊打工還賬,真是好樣的!選她當婦女主任,我們信得過。”說起張書蘭,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
2006年,張書蘭在北京經營百貨酒水批發生意,她代理的某品牌方便面廠家因資金鏈斷裂宣布破產,廠家欠她的30萬元貨款僅賠付了5千元。而這30萬元中,有20萬元是從村里的鄉親們那借來的。農村人厚道、講情義,這20萬元沒打借條,她和丈夫卻暗下決心,再苦再難也要把錢還上。
然而禍不單行。2007年,張書蘭被診斷為左側乳房惡性腫瘤,她及時做了切除手術。接下來的日子里,張書蘭一邊放化療一邊做生意,賺來的錢除了生活必需和治病,都用來還債了。在積極治療下,張書蘭身體情況逐漸好轉。這一年,兒子劉繼凱高分考入北京理工大學,給一家人陰霾的心情帶來了些許陽光。
2008年夏天,醫院再次診斷出張書蘭癌細胞已擴散,并導致子宮肌瘤。8月1日,張書蘭又做了一次手術。丈夫擔心她的健康,常常夜不能寐,8月31日,外出送貨時突發腦溢血去世。“我們倆是高中同學,在一塊兒二十多年了,可以說是相濡以沫,他一走,留下一身債,我還病著,兒子上學還要用錢,當時覺得我這個弱女子沒法面對了。”
處理完丈夫的后事,張書蘭又撲在了生意上。“我們倆曾經約定過,一定要把親朋好友的欠債還清,老劉一向為人實誠,我要完成他的遺愿。”接下來的日子,張書蘭依然一邊放化療一邊做生意。不去醫院的時候,她每天早晨三四點鐘起床進貨,一直忙到深夜。有時為了進到新鮮優質的貨,提前等著市場開門,寒冬臘月,霜雪滿地,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沒有時間休息,我想的就是要死也得還完賬才行。”張書蘭說。到2013年,她終于還清了欠款。
“包袱”剛卸下來,老家又傳來噩耗:婆婆中風癱瘓了。張書蘭二話沒說,停掉了北京的生意回到老家,照顧婆婆的衣食起居,直到老人去世。
2013年夏天,張書蘭右側乳房出現腫瘤,她隨即做了切除手術,進行放化治療,這一年,兒子成為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懂事的兒子多次想要放棄讀書,工作賺錢替家里分憂,張書蘭堅決反對。“再難再苦也要讓兒子繼續深造。”由于兒子的出色表現,被學校選定公費交流生赴美留學。
2014年底,張書蘭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信任,當選了村兩委委員、婦女主任。“家里的負擔越來越輕了,日子越過越好。我說過要回報鄉親們,就一定會做到。”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