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4月26日,青島轄區的19家上市企業,已有18家發布了2014年業績年度報告,擬在4月30日壓軸出場的青島雙星也已披露業績快報。記者梳理發現,青島上市公司普遍報喜。其中,青島海爾賺錢最多,凈利潤達49.9億元;民生控股凈利同比暴增1392.97%,爆發力十足。此外,上市青企在回饋股民方面都很“大手筆”,有15家企業有分紅計劃。
民生控股凈利增14倍 要說誰的業績最驚艷,那非民生控股莫屬。公告顯示,2014年民生控股實現凈利潤8792.69萬元,同比增加1392.97%,以絕對優勢在上市青企中領跑。除了業績,2014年民生控股實現每股收益 0 . 16 5 3 元,同比增 加1389.19%。民生控股表示,2014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收益及所屬公司業績同比大幅增加致使業績暴漲。
業績漲幅緊隨民生控股之后的是青島堿業和恒順眾昇 ,兩家企業的業績增幅均實現翻番。其中,受純堿、小蘇打、球粒鈣產品市場轉好影響,去年青島堿業實現凈利潤7679.40萬元,同比增長216.19%。上市青企中首家發布年報的恒順眾昇 業績增速同樣搶眼。公告顯示,恒順眾昇 凈利潤為1.1億元,同比增長188.75%,銷售市場不斷擴展和大訂單增加是影響業績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此外,去年完成重組,由*ST黃海“變身”而來的天華院,也在重組后首份年報中交出了不錯的成績,成功實現扭虧為盈,2014年凈利潤達到6302.26萬元。
“三巨頭”凈利潤居前 凈賺49.92億元的青島海爾,榮登2014年上市青企“吸金榜”首位。青島海爾表示,公司業績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各產品線產品結構升級、原材料價格降低,帶來的毛利率的提高;以及財務公司盈利增加、轉讓子公司部分股權獲得的投資收益的增長所致。
而青島啤酒和海信集團分別以19億元和14億元的凈利潤排名二、三位。除此之外,特銳德、賽輪金宇、東軟載波、軟控股份、漢纜股份,5家企業2014年的凈利潤均也都在億元以上。公告顯示,特銳德2014年實現凈利潤15 .91億元,同比增長34.40%;賽輪金宇實現凈利潤3.33億元元,同比增長36.13%;東軟載波實現凈利潤2.45億元,同比3.80%;軟控股份實現凈利潤1.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66%;漢纜股份實現凈利潤2.38億元,同比下滑45.17%。
不過,受行業不景氣、企業處于轉型期等因素影響,漢纜股份、澳柯瑪、東方鐵塔、海立美達和華仁藥業、青島金王、海信電器7家企業2014年業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恒順眾昇營收增長近3倍 公告顯示,2014年11家上市青企實現了營收正增長。就營收增幅來說,恒順眾昇 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296.56%,增幅最大。特銳德實現營收19.32億元,同比增長42.77%,緊隨其后。賽輪金宇和東軟載波營收同比增幅也都在20% 以上。就營收規模來說,目前前三甲分別為青島海爾(887.75億元)、青島啤酒(290.5億元)、海信電器(290.0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不少上市青企或培育新的主營業務,或調整原來主營占比,從年報業績來看,調整效果日益顯現。比如,恒順眾昇就在年報中披露,2014年公司在印尼的煤炭產銷實現營業收入2.27億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33.89%,超過恒順眾昇 2013年全年營業收入。機械成套裝備主要是特種冶煉設備成套及余熱余壓電站設備成套等,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42.17%。同樣調整主營業務的還有軟控股份,目前,機器人業務已經成為軟控股份的主營業務之一。
此外,海立美達主業由“家電零部件業務”向“汽車零部件及總成業務”轉型,青島金王主業由工藝蠟燭逐漸向化妝品過渡。
13家公司分紅,海爾最多 對于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的分紅政策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公司過去一年的經營狀況。
從目前已披露年報的18家青島上市公司中,有13家安排了派現分紅方案,其中,青島海爾擬每10股轉增10股,并派發現金紅利4.92元(含稅),排在分紅榜首位。其余發布分紅預案的企業中,海立美達擬向每10股轉增10股,并派發現金紅利0.5元(含稅);東軟載波擬每10股轉增10股,并派發現金紅利3元(含稅);賽輪金宇擬每10股轉增10股,并派發現金紅利2.20元(含稅);特銳德擬每10股轉增12股,并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青島啤酒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4.5元(含稅)。海信電器擬每10股派發現金3.65元(含稅)。
而因2014年度未達到利潤分配條件或業務發展需要,恒順眾昇、漢纜股份、澳柯瑪、青島金王、天華院等表示不分紅、不轉增。
■相關新聞
站在“互聯網+”風口,青企謀轉型 今年以來,“互聯網+”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其實,青島海爾、海信電器、新華錦、東軟載波、青島金王等上市青企2014年就已開始布局聯網,并將部分產品落地。除了“互聯網+”,東方鐵塔、華仁藥業開始涉足或擬涉足金融行業。此外,特銳德和海立美達去年因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而持續受到市場的追捧。
5家青企扎堆“觸網” 作為行業龍頭,青島海爾在轉型中也走在行業的前列。年報顯示,2014年青島海爾產品網絡化轉型初見成效。海爾智能冰箱、洗衣機、空調及熱水器等銷量超過100萬臺/套,智能家電、U-home(U+)收入近30億元,實現十倍增速發展。同時,青島海爾投入運營的沈陽冰箱互聯工廠是全球家電行業首個智能互聯工廠。
與海爾同屬家用電器板塊的海信電器也將重點放在了智能電視的開發上,力求搶占客廳經濟入口。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3月份,海信智能電視累計激活量達到950萬臺,日活躍用戶數達356萬。海信預計,2017年這個數字要增長到3000萬以上。
目前青島股中股價最高的東軟載波,也是“互聯網+”概念的先行者。早在去年6月份,東軟載波的智能家居產品就開始對外銷售,今年4月9日,東軟載波再發公告稱,公司擬購買海爾創投、海爾智能家電、中新創投、蘇州瀚科等持有的上海海爾全部股權一事,已獲得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
而青島金王在轉型化妝品電商的路上已初現成效。公司一季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預計凈利潤變動區間為 3214.67萬元至3781.96萬元,凈利潤變動幅度為100%至70%。
此外,轉型發制品業務的新華錦也將透露出公司要嘗試“互聯網+”建設的苗頭,公告稱,2015年公司發制品業務方面,將逐步提升美國公司的經營效率,充分利用已有的國際品牌,在國內市場建立自己特色的假發銷售新商業模式。
民生控股將成金融股 2014年資金運作力度最大的要數業績暴增的民生控股了。2014年12月4日晚間,正處于停牌狀態的民生控股發布公告,將以4640萬元的價格持有的匯海麗達45%股權轉讓給青島奧林特實業有限公司,將公司商品零售業務完全剝離,加速公司業務轉型步伐。
剝離零售業務后的民生控股,將開始向金融行業轉型,未來民生控股業務將以金融服務為主。梳理以往公告可以發現,民生控股近年來先后收購了大股東的多項相關金融資產,其中包括民生保險經紀100%的股權、民生典當75%的股權以及民生電商6%的股權,并對民生典當進行增資。
從2014年年報也可以看到,公司金融類資產已經開始發力,2014年民生典當實現營業收入2606.70萬 元,同比增加231.66%,全年共實現凈利潤1191.91萬 元,同比增加690.44%。
除了民生控股,東方鐵塔2014年通過參股青島銀行,開始涉足金融產業。其先后投資近5億元參 股青島銀行,持 股比例4.3%,位列青島銀行第六大股東。
此外,近期正在與紅塔創新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華仁藥業,也有望涉足金融圈。紅塔創投的主要業務集中在投資領域,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股權(PE)投資的主營業務,其目前仍為華仁藥業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9.1%的股權。
特銳德進軍汽車充電 2014年7月23日,特銳德公告稱將斥資6億元,進軍汽車群充電系統及智能充電終端建設,計劃從2014年8月開始投資,預計在2015年12月前完成投資。為了汽車群充電系統及智能充電終端建設,特銳德擬新設全資子公司—青島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不過進軍電動汽車充電領域不是目的,特銳德最終的目標是做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互聯網云平臺,成為做中國最大的汽車充電企業。
公告稱,報告期內,特銳德已經與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蕪湖市政府、山東天恩綜合能源有限公司、長沙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簽署了有關戰略投資或合作協議,并已經成立了青島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青島特銳德新能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惠州億緯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湖南和泰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與特銳德一樣,看中新能源汽車這塊大蛋糕的還有上市青企海立美達。2015年1月26日,海立美達出資9380萬元收購湖北福田專用汽車有限公司70%股權并進行增資。
海立美達表示,此舉是為做大專用車市場,有助于公司實現進一步的轉型升級,助推公司由汽車零部件企業向專用車、新能源電動專用車整車企業轉型;由傳統制造產業向新能源智造產業轉型。 文/記者 林偉萍 喬秀峰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