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千里挑一”到“萬紫千紅一片綠”,彩禮每月都在漲。別看現在富——娶個媳婦變成困難戶 自古以來在婚姻締結時,就有男方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近幾年,在濟寧部分農村地區,彩禮出現“水漲船高”的現象,成為農村家庭的沉重負擔,不少農村青年直呼“婚不起”。為何彩禮過重風頭愈演愈烈?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主要為了面子攀比 “娶妻不犯難,全靠賽歐3”。4月10日,在去嘉祥縣老僧堂鄉魏莊村的路上,記者看到某汽車品牌的墻體廣告,作為彩禮重區之一,如是廣告語,格外顯得接地氣。
“從2013年開始吧,感覺彩禮每月都在漲價。越往西越窮,彩禮就越重,我們也是受害不淺。”談話剛一開始,魏莊村黨支部書記魏慶禮便直言不諱,從“千里挑一”“萬里挑妻”到“三斤三兩”,再到最近流行起來的“萬紫千紅一片綠”,農村結婚比城市經濟壓力還大。去年村里有三樁喜事,彩禮錢都在二三十萬元,再加上“一動不動”的車、房,還有婚禮費用,總共花費可達到50萬元。
究其原因,魏慶禮認為:主要是攀比面子,從西邊蔓延而來,傳染得厲害。“對姑娘家來說,大伙兒都要價高,你要的彩禮少,是你家閨女不比人家的好?那可不行,農村人更看重面子。”他解釋,而小伙子家在這時候是被動讓步的,彩禮不提前準備好送至女方家里,婚期就得推后,甚至取消,娶不上媳婦,更是丟面子的大事兒,就算沒錢也不敢說,只好“打腫臉充胖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對于結婚這樣的大事,雙方爸媽為了兒女都得咬牙堅持。
而現在農村姑娘是稀罕的,魏慶禮給記者分析:多年前農村老思想重男輕女,造成男女性別比例失調;這幾年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的多,女娃們到了城市眼界開闊,長了見識不愿意回農村,就在外面嫁了,而農村男娃們的結婚對象還是以當地姑娘為主。當地姑娘成為稀缺資源,自然“敢要價、不愁嫁”。
媒人也是助推彩禮漲價的“一把好手”,因為專業媒人介紹成功一樁婚事,會按10%的百分比抽成作為媒禮錢,為了自身利益,哄抬價碼也就自然而然了。
埋下家庭矛盾誘因 說起彩禮過重的危害和弊端,魏莊村村民們紛紛表示:淡薄了親情,畸形了家庭。
“娶媳婦談價格,和買有啥區別?”村民魏丙恕說,農村人攢錢不容易,都是血汗錢,“基本上都是舉全家之力,老婆孩子齊上陣,攢了大半輩子的錢,也就這一把,沒了。別看現在富,娶個媳婦變困難戶。家里有倆兒子的,那可都愁大發了。”
“還有很多情況,不夠就得向親戚朋友借錢,以后再慢慢還。”村民魏敬鐸告訴記者,有的住戶在一個胡同里,幾家子都商量好,誰家兒子娶媳婦,一起商量著兌錢,等下一家兒子結婚,同樣幫忙。
“現在我們這兒,能一下毫不費力拿出一大筆錢結個婚的很少,這就埋下了不安定因素,容易造成家庭矛盾。”魏慶禮說,借錢本身就有精神和物質壓力,本來是小矛盾,卻容易激化。總算經濟賬,就造成家庭不睦。假如遇到天災人禍,新債舊賬,更是雪上加霜。
小川(化名)家在老僧堂鄉的程莊村,去年和本鄉王街村的小芳(化名)結為夫妻,小川家認為畢竟是娶進門來一塊兒生活的人,小芳應該帶一部分彩禮錢到婆家來,但小芳娘家還有個弟弟,彩禮錢就被小芳父母挪用給弟弟做彩禮儲備了。
小川家手頭拮據,自然就怪小芳家,雙方起爭執、鬧別扭。如今,懷孕3個月的小芳回到娘家,聲稱要離婚。
與之類似的還瑞祥社區的志強(化名),結婚時女方要求買一處社區的門面房,打算婚后開店用,但志強給完彩禮,已經沒有多余的經濟能力,貸款無果后,借了七八家,東拼西湊了15萬元買下門面房。但婚后媳婦懷孕生子,也不再想開店,一直閑置,門面二手倒賣,則會損失幾萬塊錢,志強覺得折本兒是因為“敗家媳婦”,喝點小酒就兩口子吵架,吵來吵去又扯上雙方父母。
正面引導任重道遠 “對彩禮這事兒啊,大伙兒都很反感,卻又都積極執行。挺矛盾。”魏慶禮說,知道這樣不好,卻為了不讓自家兒子打光棍,誰也不肯落后。
“其實也有很多人想抵制,但勇氣不夠。”魏丙恕表示。
“如果女方家里文化程度和素質較高,或者經濟條件好,不在彩禮上多做要求,這事兒就好辦了。”魏敬鐸認為,“知識分子就不會太在意彩禮多少,要彩禮的大多沒文化。周圍有的人還呼吁政府立法。”
那么現實中,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嘉祥縣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陳風陋習不屬于法律范疇,只能以宣傳、引導為主,為此,他們在農村黨員干部中開展“抵制天價彩禮 倡樹文明新風”活動,通過黨員帶頭破除不良習俗,并簽訂承諾書,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在村喇叭廣播上,集市上,開大會時,積極發放“倡樹婚嫁新風 抵制高額彩禮陋俗——致全鎮廣大農村婦女姐妹、青年朋友們的一封信傳單”,宣傳講解移風易俗。
有關部門也在積極整頓、規范媒人市場,打擊騙婚、假結婚和媒人參與過高哄抬彩禮的現象。
“說一下子收住,不要彩禮,是不可能的。”魏慶禮認為,但正確的宣傳引導一定會有遏制效果,“拒絕大操大辦,節儉辦‘紅白事’剛開始推也是很難,這幾年不是好多了?只要有人帶頭,再有人跟著,慢慢地大家就接受了。”
記者 張譽耀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