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鷗做客膠州灣濕地。記者 劉延珉 攝
夏天遺鷗的頭部羽毛變為黑色。(網絡截圖)
半島都市報4月11日訊(記者 劉延珉) 11日下午,正在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濕地觀鳥的島城市民,意外地發現一只世界瀕危物種、我國一級保護動物——遺鷗。該一級“國寶”物種在島城的發現,不僅讓廣大愛鳥人奔走相告,也顯示出青島在候鳥遷徙過程中的特殊地位。
4月11日,來自國內各地的10余位觀鳥人齊聚青島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濕地,對過境膠州灣的遷徙候鳥進行觀測。13時許,當大家行走在少海附近濕地海邊時,正在海邊觀鳥的島城市民張先生,突然興奮地低聲傳遞著一個讓人吃驚地消息:“不遠處海面上,有一只遺鷗正在覓食。”鳥網識別版版主,青島資深觀鳥人徐克陽邊招呼記者拍照,邊低聲講述了這種堪比大熊貓珍貴的一級“國寶”的身世。
“遺鷗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紅色名錄,與大熊貓一般珍貴;它有著明顯的外形特征,夏羽黑頭紅嘴,幼鳥冬羽頭白黑嘴;它還是人類發現最晚的鷗鳥,其于1931年被時任瑞典自然博物館館長的動物學家隆伯格在我國內蒙古額濟納旗發現標本,直至1971年才被蘇聯鳥類學家在現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阿拉湖確認種群,作為獨立物種面對世人。因為曾經被人類遺忘,所以被稱為遺鷗。”徐克陽說,剛發現的這只遺鷗的樣子很有特點,從它花白的鳥頭可以看出,這是一只去年出生的幼鳥,但是其耳區有暗色斑,淡色羽毛和黑色的嘴、腳構成了強烈對比。
據介紹,遺鷗夏季頭部純黑,就像圍著一塊黑色的頭巾。眼睛后緣的上、下方各有一個星月型的白斑。冬季頭部變為白色,只是在耳區有一個暗色的斑。
據介紹,遺鷗喜歡棲息于開闊平原和荒漠與半荒漠地帶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在我國內蒙古阿拉善灣等均有分布。“目前,遺鷗的種群數量極少,全世界還不足一萬只。”徐克陽說,去年4月份,在城陽區白沙河濕地,觀鳥人曾發現有兩只遺鷗現身。“當時為了保護它們的安全,觀鳥人都保守了這個秘密。”面對今年再次現身的遺鷗,有著十多年觀鳥經歷的徐克陽說,“看見遺鷗的身影,今年的觀鳥真的值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