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山東電視臺報道 為國獻身的英雄,是將生命價值發揮到頂點的人。清明時節追思先烈,是與歷史的對話,也是對我們內心的一種喚醒。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山東有30萬為國捐軀、舍身取義的英烈,他們的精神之光、信仰之光始終照耀著齊魯大地,激勵著我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奮勇前行。
從五四運動開始,山東就有無數仁人志士投身革命。這些優秀的齊魯兒女,以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前仆后繼,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不朽的篇章。
山東省檔案館檔案保管處研究員張東華告訴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記者,在建黨初期犧牲的像王盡美、鄧恩銘都是黨的創立者和早期的革命活動家。在抗日初期,去年民政部300名抗日著名烈士中,山東抗日根據地就有42名,比較著名的像魯寶琪、爆破大王馬立訓,單手戰斗英雄曹世范。解放戰爭時期又涌現出楊子榮、林茂成等這樣的耳熟能詳的戰斗英雄。
忠肝義膽山東人。根據省民政廳提供的數據,全省登記在冊的烈士共有30.1萬人,總數占全國11.5%,居全國首位。其中有名烈士23.2萬人,無名烈士6.9萬人。作為抗日戰爭時期的重要敵后根據地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主戰場之一,山東僅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就有將近22萬人,絕大多數都是共產黨員。這些烈士多數集中在沂蒙山區和膠東革命根據地。
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常連霆表示,從中國革命來講,山東的黨組織所處的位置,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已經是主角了,
山東黨員數量占1945年全國黨員數量的五分之一還多,山東黨領導的八路軍是30多萬,占全國八路軍總數的四分之一多,為全國勝利作出的貢獻特別巨大。
45年下半年抗戰勝利的時候,當時全國挺進東北的革命武裝接近7萬人,山東就占了6萬,許多山東籍戰士在東北戰場上包括全國其他戰場上犧牲。
在和平年代,山東也涌現出一批來自各行各業的楷模和英烈,他們一脈相承的舍身取義保家衛國的精神,為了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而獻出生命。英魂永在,浩氣長存,他們的將永遠銘記在人民心里,也將照耀著更多的后繼者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