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公共通道被各種各樣的"地鎖"侵占。
輪胎、地鎖、鐵桶……4月1日,市民王先生向本報新聞幫反映,在黃山路28號,有人用這些東西占據了小區公共通道,這不僅讓其他沒有這樣做的居民無處停車,也影響了小區的通行。對此,占地方的居民稱是無奈之舉,因為附近有人將車停小區內,沒辦法這才出此下策。延安路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正積極協調此事,待小區成立業委會后,徹底解決該問題。
小區通道被“瓜分” 4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王先生居住的小區里發現,兩棟居民樓的左右兩側與南側,三條路安裝了各種樣式的車位鎖,有的甚至用輪胎、鐵桶和鎖鏈“占位”,記者粗略地數了一下,差不多占下了近60個車位。
據王先生介紹,以前這些安裝“停車位”的地方是可以自由停車的,雖然有時也會因車位被停滿而將車停在外面,但一直按先來后到的原則使用停車位,“春節過后,這里所有的停車位都被樓上居民私自安裝了車位鎖,有的甚至占了不只一個車位,現在我的車只能在小區周邊找,有時候因為沒地方停車,回家都變得很痛苦。”
居民稱屬無奈之舉 記者在小區內采訪了多位擁有“私家車位”的車主,他們均表示,安裝車位鎖實屬無奈之舉。“我們小區是開放式小區,沒有門禁,誰都能進來停車。”一位車主告訴記者,尤其是黃山路上開了很多家茶樓,很多客人的車都停到小區里,附近還有其他小區的居民也在這里停車的,“本來車位就緊張,他們再停進來,我們這兩棟樓的居民就更沒有停車位了,所以只好安裝地鎖。”
“但不管怎樣,也不能就這么私自安裝吧!”王先生說,他們也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街道辦還在小區里貼出了限期拆除地鎖的告示,但距離拆除的日期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私自安裝的車位鎖仍然無人清理。
成立業委會解決此事 記者隨后就此事聯系了延安路街道辦事處,城管科孟科長告訴記者,黃山路28號院的兩棟居民樓一直屬于自治管理狀態,私裝車位鎖的現象從去年6月份就出現了,2015年春節前,居民曾聯合到街道辦反映停車難問題,小區內停車位大多被外來車輛占領,要求通過個人安裝車位鎖的辦法維護居民停車利益,但私裝車位鎖屬于侵犯居民公共利益的行為,街道辦并沒有同意。在2015年春節期間,私裝停車鎖的現象開始泛濫。
春節過后,延安路街道辦聯合執法人員在院內張貼了自行拆除公告,給大家兩天的拆除時間,隨后對小區內未拆除的車位鎖進行強制拆除,但在拆除過程中遭到車主們抗議,未能順利進行下去。后來部分小區居民討論決定集資安裝門禁,劃分車位,但因門禁、監控的安裝費用等問題得不到居民的統一意見,導致該方案未成功實行。
孟科長說上周曾與小區居民開過一次會議,決定先成立擁有法律效力的業主委員會,然后討論安裝小區門禁問題。目前,延安路街道辦事處已于4月1日下午在小區各單元張貼了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告示,公示3天后開始按流程操作,預計兩個月內成立業主委員會。孟科長表示,在業主委員會籌備期間,私自安裝車位鎖的問題只能維持現狀,等待居民通過業主委員會討論決定門禁安裝等事宜后,該問題將得到徹底處理。
文/圖 記者 鮑福玉 實習生 焦劍
■相關新聞
“神器”占路咋清不凈 半島網4月2日訊(記者 景毅 實習生 高琳 段碩) 一直以來,無論主干道還是社區小道,五花八門的占路“神器”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盡管法律法規對這種行為有明文處罰規定,盡管執法部門曾多次清理,但極低的“作案”成本讓這種占位之風久治不衰。
連日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臺東商圈、八大湖小區、洪山坡小區等地都有占路行為,錐形帽、破椅子、爛沙發等是常用的物品,還有人將占位的爛椅子和爛筐用繩子連起來,避免前后車擠占位置。
對于這種現象,居民們說起來都氣憤不已,還有因此起沖突的情況。洪山坡小區居民王先生因找不到車位,想要挪開占據車位的“破爛”時,一名居民出來阻止,兩人因此發生口角,還差點動了手。
對于私自占車位,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交警會將占道物品予以沒收,并查找到占道行為人予以處罰。根據《青島市停車場管理條例》,對于擅自占用公共停車泊位的,可給予每個車位200元的罰款。然而,交警和城管曾多次聯合執法治理占道行為,問題依然難解,“還是違法成本太低了,我們清理占道的時候,除非抓了現形,否則很少有人出來認頭。”交警表示,他們下一步還是會對市民反映強烈的區域進行集中清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