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9日消息 50歲的馬世蓮是
交運集團青島膠州汽車總站的一員,參加工作33個年頭的她,一直堅守在旅客服務的一線崗位上,經過多年的磨練,如今馬世蓮已經從一名17歲的小小乘務員,成長為一名帶領35人團隊的站務班長,協助管理車站的各項大小事務。據估算,這些年她賣出的車票總長度相當于北京到上海的距離。3月8日,隨著春節過后返程高峰的到來,即將退休的馬世蓮依然選擇堅守在崗位,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婦女節。
馬世蓮售票
17歲參加工作,一干就是33年 33年前,17歲的馬世蓮剛剛高中畢業就進入交運集團的前身——“青島公路客運公司”下屬的膠州汽車站,成為一名乘務員。從此她便與車站和旅客結下了不解之緣。“剛進單位有一年的實習期,那年總公司組織了一次乘務員技能比賽,我得了總公司第一名,實習期還沒結束就提前轉正了。”馬世蓮自豪地說。
馬世蓮現在的日常工作,就是協助值班站長管理車站的大小事務,如售票、廣播、報班、安檢、站務、衛生等。馬世蓮始終將自己定位為一名普通的站務員。無論大小事務,她都是身先士卒,臟活、累活搶在前面。記者替馬大姐粗略的算了一筆賬,每張車票長約15cm,按每天賣出800張車票計算, 33年來她賣出的車票的總長度有一千二百多公里,相當于北京到上海的距離。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膠州汽車站有一條膠州至里岔“四定一專”文明服務線,是全國公路客運第一條文明服務線。馬世蓮就曾擔任過文明服務線的班長。現在,放眼膠州汽車總站,70余名站務員中,有一半都是她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此外,她帶出來的徒弟,還有相當一部分走到了交運溫馨校車、溫馨巴士等的管理崗位,成為業務骨干。
馬世蓮用啞語為聾啞人指路
練就過硬技能,活到老學到老 在羊年春節前交運集團舉行的2014年度“站務優質服務競賽”中,馬世蓮代表膠州汽車站參賽。作為近百名參賽站務員中年齡最大的選手,她在競賽中進行了英語、啞語等現場展示,展現了一線站務員精湛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活到老,學到老。”是馬世蓮這個普通人的人生哲學。她不僅精通車站各崗位的服務規范和操作技能,而且還自學了啞語、英語,著實讓人欽佩。“每次集團組織培訓,從外面聘請啞語老師教課,我都特別用心地記。后來家里有了電腦和網絡,我就上網搜教學視頻看。有時候碰到聾啞人來買票坐車,我也跟他們討教一些基本的啞語,然后再教給同事,便于大家更好地為聾啞人提供服務。至于英語,以前上學老師教得很少,后來單位來了不少年輕的大學生,我就跟他們請教,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記,一句話一句話地學,慢慢地就把基本服務用語都掌握了。”
“對于她這個年齡和學歷的人來說,馬大姐背后付出了年輕站務員幾倍的努力,真是讓人由衷的敬佩。”年輕的同事趙曦無不贊嘆。
只要別人有困難,我們就應該幫忙 在車站,無論是同事、司機,還是熟悉的乘客,都親切稱呼她“馬大姐”。這不光是因為她有一副好人緣,更是因為她有一副好心腸。平日里的“馬大姐”臉上總是洋溢著熱情的笑容,用微笑向每個人播灑溫暖。當有人遇到困難時,她總是第一個沖上前,為別人排憂解難。她總是說“只要別人有困難,我們就應該幫忙”。
馬世蓮不僅將分內工作做成精品,還熱心幫助乘客解決實際困難。據粗略統計,33年來,馬世蓮為旅客找回遺失物品1000余件,幫助數十名走失的兒童、老人、精神病患者等弱勢群體找到親人,自費萬余元為有困難的旅客購買車票和食品……
33年間,馬世蓮從剛進廠時老前輩們眼里的“女娃娃”變成年輕職工們眼里的“老班長”。現在,距馬世蓮退休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馬世蓮表示,身為一名老員工、老班長,她會發揮余熱,站好最后一班崗。談到自己三十多年的從業經歷,馬世蓮說,作為一名站務人員,她的職責就是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服務旅客并不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但唯有用心才能真正做好。談到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最后一個婦女節,“就是希望自己能善始善終,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馬世蓮說。
文/圖
徐圓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