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楊帆 楊青 實習生 薛俊良
近日,在柳青街道辦事處小杏花大集上,記者遇到了如今難得一見的
磨刀匠。磨刀老人叫麻祥芝,今年已經86歲高齡,但耳不聾、眼不花,說起話來依舊鏗鏘有力。熱鬧的大集上,老人手中一邊熟練地磨著菜刀,一邊和顧客嘮著嗑。一把笨重的菜刀,在老人手上顯得格外輕巧,打磨起來似乎沒有費半點力氣,不到5分鐘菜刀又鋒利如新了。
86歲老人市集上展示老手藝
“磨剪子來——戧菜刀……”這樣的吆喝聲抑揚頓挫,高亢悠長,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言不知吆喝了多少年。一條長凳,一頭固定一粗一細的兩塊磨刀石,凳腿邊吊個水罐,是過去磨刀人必備的行頭。在許多人泛黃的回憶里都曾有這樣的畫面:磨刀人抑揚頓挫的吆喝聲從巷子里陣陣傳來,年邁的老太太從針線簍里翻出把把半新不舊的剪刀,做飯的嬸子拿出菜刀,交給磨刀人去整修一番……
旁邊跟著大人來趕集的小孩在老人攤位前好奇地觀察著,久久不愿離開。
爺仨磨刀曾是60年代的萬元戶
得知記者想要拍照采訪,老人愉快地答應了。“前幾年,俺有次趕大集,也有記者給俺照相來著,還上了電視呢。”老人自豪地告訴記者,“真沒想到,俺這把手藝活兒現在還成了稀罕景了呢!”
和麻祥芝的聊天兒中,記者了解到,老人是蘭山區白沙埠人,從事磨剪子戧菜刀的行當已經有50多個年頭。“俺原來是打鐵的,1958年的時候被安排到工廠打鐵,那時候在工廠里吃不飽,頓頓菜葉子湯吃得得了水腫病,俺就跑了不干了。”麻祥芝回憶說,在工廠干了兩年離開后,自己回到村里,在大隊公社里打鐮刀、菜刀之類的工具,也就是從那時起兼顧著做起了磨刀的活。
“后來公社散了,各自干各自的了,從1963年開始,俺們家爺仨就開始自己打鐮刀、菜刀賣,一把菜刀8毛錢,剪刀 5毛錢。磨刀只要幾分錢。”麻祥芝無不感慨地告訴記者,“那時候這行生意好啊,俺們爺仨五年總共賺了有3萬塊錢呢!那可是讓全村人都羨慕的活兒。”
老手藝落沒周圍再難尋同行
“原來的時候磨刀這活可不是誰想干就能干的,都得有牌照,還得給工商所交稅,3個月15塊錢。現在不要牌照了,也不交稅了,就是也沒人干嘍!”麻祥芝嘆息道,“打聽打聽,十里八村也找不出個專門磨刀的了。”
麻祥芝說自己在家沒事做,閑得慌,就每天騎著三輪車趕大集賣刀磨刀,既能找人說說話,還能賺點零花錢,“能賺一點是一點啊,給重孫子買點好吃的、好玩的,行個人情來往啥的,不用管孩子要錢啊。”因為經常趕集,老人的攤位也漸漸被人熟悉,不少人趕集的時候特地帶著家里的刀來讓老人打磨一下。“自己不會磨啊,不如老人家磨得好,再說價格也不貴,磨一把刀才兩塊錢,能用很長時間呢!”一位顧客說。
不一會兒,兩把刀磨好后,老人用硬紙包好遞給顧客,顧客遞過來十塊錢,老人卻找給顧客八塊。“大爺,您算錯了,兩把刀四塊錢,您多找了我兩塊錢。”“沒算錯,你兩把刀好磨,沒費力,就收兩塊,有的一把刀給我三塊錢,我也不給磨呢!我這收費也是要看刀的。”老人認真地說。
年關將近,找磨刀師傅把家里的刀具磨好,為年夜飯做準備,曾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習俗。近些年隨著各種操作簡便快捷磨刀器的出現,市民自己在家磨刀變得并不困難,各種新材質刀具的出現,磨刀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很難再聽到記憶中的那句“磨剪子來戧菜刀”。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