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楊學瑩
作為“轉型升級八大政策工具”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標準建設,積極探索“
山東標準”,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創造更多山東品牌。
“山東標準”為何對轉型升級如此重要?如何用好這一利器,推動更多企業登上國內國際制高點,帶動整個產業提高質量效益?記者在“兩會”采擷的三個故事頗具代表性。
小公司叫板大財團 省質量認證中心主任田亮光委員曾長期在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工作,看到“山東標準”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他非常振奮:“這是抓住了‘牛鼻子’!標準就是規則,就是制高點和話語權。標準之爭,就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田委員講了一個故事。山東昊月樹脂有限公司原來是濟南章丘埠村一個不起眼的
小化工廠,直到主導起草國家標準《衛生巾高吸收性樹脂(GB/T 22875-2008)》。起草這個標準時,圍繞“吸液速度”這個指標,拉鋸非常激烈:當時,昊月的產品對模擬血液成分的標準液吸液速度可達到80秒,但日本住友堅決不同意將吸液速度定在200秒之內,因為其產品對水的吸收性好,但對血液的吸收速度只能做到180秒,而其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80%。
妥協的結果,吸液速度被定在“200秒”。但是,目前昊月正在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有望將這一指標刷新為50秒。2014年11月,國際標準化組織塑料技術委員會制品分技術委員會建立“高吸收性樹脂工作組”,昊月被確定為工作組秘書處承擔單位。目前,國際標準文本已起草完畢,今年2月將組織利益相關方討論,今年底有望出臺。
“如果國際標準定在50秒,國家標準肯定跟著變,住友就將退出衛生巾市場。”田亮光委員說,目前,昊月正著手擴容生產能力。其實,當年制定國家標準后,昊月的效益立現:利潤連年高速增長,產品每噸高于國內同類產品1000元到1500元,仍供不應求。
“標準,從技術層面就劃定了有資格進入市場的企業范圍。”田亮光委員說,“每一項新標準的出臺就意味著產業的一次升級。我省的很多產業有技術優勢,應該用標準手段固化并放大它!”
不關心標準,“湯”也沒得喝 雖然像昊月那樣,我省正在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2項,累計64項,但田亮光委員還是很擔憂:“大多數山東企業還是習慣跟著人家走,制定標準的意識還遠遠不夠!”
田亮光惋惜地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太陽能熱水器國際標準修訂,開會征求利益相關方意見。我省的所有大品牌都被邀請了,結果一個也沒去,反倒是外省去了兩家“小不點”。“要知道,起草方會有意無意把自己的優勢固化為標準,很可能人家一筆下去,你的優勢一點體現不出來,所有工藝、設備都要推倒重來!”
“總想著人家吃肉你喝湯,不把標準當回事,怕是湯也沒得喝!”他擔憂地說。
一項標準改變一個產業 省政協委員孫建國是濟南“陽光大姐”多年的管理顧問,他告訴記者,“陽光大姐”2001年成立之初,行業沒標準,消費糾紛不斷:客戶覺得服務員干得不夠多,服務員覺得已經夠賣力了。自打有了標準,家政服務業從小打小鬧的“傳統老行當”變成了規模可觀的“現代服務業”,服務員從“保姆”變成了人才。
從自己“列清單”到成為省級和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現在,在陽光大姐,喂奶瓶、洗尿布、擦玻璃、切土豆絲,1000多個服務項目項項有標準,其中十幾項成為山東省地方標準,4項上升為國家標準。
有了標準,客戶認同了,市場迅速壯大。15年間,“陽光大姐”的家政服務員隊伍從最初的40人發展到近3萬人;累計培訓18萬人次,安置就業120萬人次,累計服務家庭110萬戶次。20多名服務員成為首席技師、突出貢獻技師,享受政府津貼。
掌握著行業話語權的濟南“陽光大姐”成了響當當的全國品牌,在山東、內蒙、新疆、河北、河南等地開設了近140家連鎖機構,通過網上預訂,服務輻射全國各地。現在,陽光大姐正在建設4萬平方米的全國標準化示范基地,搞起了“總部經濟”。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