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月30日訊(記者 王媛 通訊員 王諾 張秋營) 30日,記者從青島市環保局獲悉,在大沽河下游的膠州段,將沿岸創建22個
生態博物館,包括10個專題生態博物館和12個村級文化展示館。目前,
大沽河博物館主體工程基本完成,22處生態博物館工程將于今年年內開工。
據市環保局介紹,“生態博物館”是一種新型博物館,能夠將自然生態、文化生態、社會生態、工藝生態、人文景觀等有機融合的美麗村莊園區的綜合體,通過村落和園區等建筑格局,不僅可以再現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還能培育出一系列的旅游線路。
去年12月底,大沽河博物館已經完成了主體工程,目前已經進入了內部裝修階段。大沽河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40畝,規劃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8億元,博物館共設計6個單體建筑,主要包括大沽河博物館、民俗博物館、水運博物館、戲曲博物館、科技藝術館、文化交流館六個場館。六個場館中,大沽河博物館設計為主體建筑,其他各館均為小型單體建筑,根據目前的工程進度,預計今年下半年就能投入使用。
此次規劃的22處生態博物館將以大沽河博物館為中心館,部分非遺文化村落館為補充的網絡框架,形成10個專題生態博物館,12個村級文化展示館。10個專題生態博物館是指膠萊鎮南王疃大白菜基地、膠東街道東小屯秧歌發源地、辣椒產業、麻灣漁樂景區、南阜酒產業、洋河鎮艾山火山遺址、三里河街道高鳳翰紀念館、三里河新石器文化遺址、航空主題公園、里岔鎮紫云來國際茶都項目。
12個村落文化展示館包括膠東街道大店村銀杏樹古跡、鄉村記憶博物館、膠萊鎮小高于家主題驛站、李哥莊鎮小辛疃村新農村建設、黑陶技藝、膠北街道玉皇廟民俗展區、洋河鎮曲家爐村生態果蔬采摘園、東王家莊村主題驛站、大相家村粉條加工、鋪集鎮高家莊核桃種植基地、里岔鎮大孟慈村茂腔發源地、良鄉一村里岔黑繁育基地。生態博物館工程預計今年年內將陸續開工建設 ,建成后將對沿岸及周邊的經濟文化發展將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