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恩明老人。
對于膠萊鎮當地人來說,紀恩明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1927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經88歲,是膠萊鎮張躍屯村的一名村民。年幼時紀恩明家境貧苦,外出到膠縣火車站附近打工,由于常受日軍襲擾,紀恩明一氣之下辭去工作回到家鄉,配合地下黨員從事
抗日,是
膠州人身邊活生生的抗日英雄。1月26日 ,膠萊鎮人民武裝部的工作人員專程前往老人的家中,看望了紀恩明老人,并且對老人進行了采訪。“之后我們還將組織官兵聽取老人的事跡,學習老人的精神,在今后還會經常組織官兵前去看望老人。”工作人員說。
年幼時家境貧困 紀恩明10歲的時候哥哥就因為疾病去世,12歲時父親因為哮喘病去世,家里只有38歲的母親和8歲的妹妹,作為家里唯一的男性,為了挑起家庭的重擔,年僅13歲的紀恩明來到了膠縣火車站附近一家飯館打零工。在當時的環境里,紀恩明只能找到管吃住的工作,卻沒有工資,但是為了養活自己,紀恩明還是日復一日地勤勉工作。
由于年紀太小,紀恩明在工作中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辱,動輒遭到打罵,日軍也經常半夜砸門,騷擾紀恩明。一腔熱血的紀恩明不堪受辱,在工作的第二年,紀恩明下定決心,從打工的地方逃了出來,偷跑回家,“就是要飯吃,也不能再繼續干下去了。”紀恩明說。
加入組織率領自衛團 回村后,紀恩明經常與紀星三、紀緒睦兩位叔叔聯系,得知兩人是膠高縣政府地下黨員干部,而且張躍屯村還住有膠高縣首位政委兼書記張炳彥及家屬、韓玉敏等地下黨員干部 ,在他們的影響下,紀恩明秘密從事了黨的活動,并且開始謀劃抗日。
為了防止日軍到周邊村莊掃蕩,紀恩明挖了兩個地窖,一個在村外,上面種著莊稼,別人很難發現;另一個在村內劉大娘的草垛下。紀恩明經常給地下黨站崗放哨,傳遞情報,確保他們的安全。
1944年春天,經區委書記金玉泉和婦聯主任劉玉蘭介紹,紀恩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且在村里成立了50多人的自衛團,紀恩明擔任團長一職。
抗日顯威風,打出大名氣 雖然自衛團只有50人,槍也只有16支,但是在紀恩明的領導下,他們在村外建圍子,村口埋地雷,村內拉絆馬索 ,積極抗擊日軍,讓日軍不敢靠近村子,時間一長,紀恩明的隊伍在周邊打出了名氣。
之后,紀恩明率領自衛團頻頻出擊,先后搗毀了日軍在馬店、閘子、店口等地的據點,并且多次帶人到火車站附近挖公路、炸鐵道 、割線桿,破壞日軍的軍事設施。
隨著隊伍不斷取得勝利,日軍的氣焰被不斷打壓,紀恩明還曾繳獲了三門炮口直徑20多厘米的大炮,之后配合膠高縣大隊在膠萊鎮麥丘村殲滅了從南村據點過來的日軍 ,戰斗持續了七天,日軍50多人繳械投降,十多個日軍仍頑固抵抗,被南海獨立營的炮兵全殲。
回村擔任村干部多年 1949年,紀恩明因為肺病復員回家,回村后,紀恩明先后擔任張躍屯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大隊長等職 ,在村“兩委”工作多年。
在村里的工作中,紀恩明也始終不忘自己是名黨員,1961年修官路水庫,帶領群眾挖水渠,改造澇洼地,抓生產、戰災害,成績突出,紀恩明被上級評為先進工作者,由縣委書記帶隊到濟南出席全省表彰大會。1986年因身體原因,紀恩明從村干部崗位上退下來。2001年建黨70周年時,膠州市有關領導曾專程看望老人。
文/圖記者 張欣健 本報通訊員 張文智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