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了
大寒,又是一年。”《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1月20日17時43分迎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專家提醒,出行要注意防寒保暖,道路安全。1月20日還是農歷的臘月初一。進了臘月門,年味更濃了。
中國古代人發明的農歷當中,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個節氣,臘八、除夕等重要的節日都位于這個節氣前后,而且這也是人們忙活年貨、準備過年的時候,所以也是年味較濃的一個節氣,許多風俗也與過年有關。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中說道:“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在天氣方面主要表現為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等現象,對于已經經歷了數月冬季的人們來說并沒有什么難以適應的,但是相關專家也提醒稱,在該節氣應該注意保暖,并且注意出行安全,尤其是在大雪天。
古人確立二十四節氣除了對天氣的預測,更重要的則是對農事的指導,在大寒,一些需要防凍的果蔬就需要進行防凍的準備;從事養殖畜牧的農民也應該做好農舍的保暖,防止養殖的動物因低溫造成傷害。
除了對天氣和農業的指導,大寒節氣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醒人們新年將至,如北方等地區,在大寒節氣就應開始準備大蒜和醋,在馬上就將到來的臘八節中腌制臘八蒜,而且還要準備五谷雜糧,熬制臘八粥;除此之外,許多食用腌制食物的地區也會在大寒節氣中準備腌制過年所需的食品。
在
膠州當地,過年最不可或缺的活動就是扭秧歌,膠州作為“中國秧歌之鄉”擁有濃厚的秧歌氛圍,每逢過年等重要節日,總是少不了扭一曲秧歌來慶祝節日,這也是膠州人多年以來的常態,“過年看不到秧歌都會覺得沒有年味。”市民劉女士說。
在一年中最后的節氣里,人們除了準備年貨,許多文化團體都會相聚起來,練上一曲秧歌,交流一下經驗,并且進行排練,就為了在春節當中給當地居民奉獻上一臺精彩的秧歌。
記者 張欣健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