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夏天的一個黃昏,走在團島的四川路上。晚風吹拂,樹木靜立,隱隱可以聽見大海的潮汐,樹葉在枝頭晃動。夜色彌漫,薄暮時分,天空是透明的藍色。當透明的藍色被漸漸濃郁的黑暗侵襲,路燈齊刷刷地亮了,人行道上,橘黃色的光芒,照亮了行人回家的路。
十幾年前,我曾在貴州路租房子住,從八大峽廣場到團島燈塔,從云南路夜市到臺西一路的筒子樓,都留下過我漫游的腳步。十年后,團島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一座座里院消失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膠州灣隧道開通了,往返青黃之間的車輛川流不息。通往膠州灣隧道入口的高架橋上空,還有一朵輕盈的白色云朵。歲月流轉,物是人非,讓人產生一種恍惚迷離的夢境之感,想起一首詩:
從前我曾經到過這里,
但說不準我是怎樣到來在何時。
我熟知門外的青草,
氣味清爽而濃烈,
還有喟嘆之聲和岸邊的燈火,
從前你曾經就是我……
十年過去了,團島的潮汐依然寂寞地拍打著防浪堤,垂釣的人們依然把釣竿高高舉起。十年的時間,島城老建筑經歷了無數的生死,我已經不是十年前的我,你也不再是十年前的你。
這次來到團島,想起了在民間享有盛譽的
八大院。上世紀30年代,青島特別市市長沈鴻烈主持修訂《青島市施行都市計劃方案》,試圖把青島打造成適合居住的城市。
《方案》中規定,凡風景優美、無工廠煤煙污染及鄰近商業區之地,一律作為住宅區。按環境優劣又分特等及甲乙丙各等。特等住宅區為湛山、浮山一帶風景優美之處,甲等住宅為榮成路一帶,乙等住宅區為齊東路、萊蕪路等處,丙等住宅區為西嶺、四方、小村莊、沙嶺莊、文昌閣、營子村以東一帶。為實施《方案》,在西嶺四川路一帶平民聚居的地方,陸續建造了八個平民院,供平民居住。
隨著八大院的落成,昔日亂差的挪莊和馬虎窩,被整潔的里院代替。根據史料記載,這些平民院多者700戶,少者300戶,院內分別興建公共清潔衛生設備,接通水電管道,并有鄰里辦公室、居民會議室等,大院外圍均開辟馬路,還開辦小學、市場等。
原來在窩棚和趴趴屋里居住的城市平民,生存環境得到改善。可以想見,那些底層的勞動者,披星戴月地勞作,牛馬一樣奔走謀生,為的是能在城市里落地生根。八大院的落成,不僅收留了流浪的身影,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城市里獲得了居住權。
八大院是政府實施的惠民工程,在青島的城市發展中影響深遠。抗戰勝利后出任青島市市長的李先良感嘆,二次大戰后英美各國才有供給低收入階層的標準房屋建設,而沈市長早在二戰前便有此做法,“實屬先進之創舉”。
在八大院生活的人們,大多數人對沈鴻烈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這種感激,并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減。2007年,西鎮云南路片區改造,陸續拆遷這些歷經數十年風雨已顯老態的里院時,我來此探訪,還能聽到居民傳唱贊揚沈市長的歌謠。
八大院在青島的城市進程中徹底消失了,然而,它卻頑固地扎根于人們的記憶之中。八大院是青島城市建設的一個標志性符號,是市政與民生的里程碑,是惠民工程的一個典范。都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在房價居高不下的當下,在歷史與現實的交織之中,消失于團島大地的八大院,卻清晰地出現在歷史的天空之中。歷史鏡像的八大院,不是一陣風就能吹走的浮云,它投影現實,啟示未來……
觀城路上,夾雜在高樓中的老院瓦房。柳已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