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劉義杰 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自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止,鐵路部門將在北京至廣州、深圳間,上海至廣州、深圳間,增開8對高鐵動臥夕發朝至列車,票價將在國家運價政策范圍內,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高鐵動臥實行三種票價:周一至周四、周六實行平日票價,周五、周日實行周末票價,節假日和客運高峰期實行節假日票價。對提前購票的旅客,按提前30天至11天、10天至4天、3天之內三個時段,分別給予不同的票價優惠。 高鐵帶來了便利的時代,朝發夕至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特征。以我為例,在幾年前,去一趟長春需要近20個小時。如今高鐵時代的到來,使濟南到長春的時間縮短到七個小時左右。這種便利無疑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是現代社會高效率的需求。
但高鐵帶來便利的同時,一定程度上講,它未必很親民。對于一些普通老百姓來說,缺乏的往往不是時間,而是金錢。所以,高鐵很多人仍然嫌貴不愿意坐。另一方面,對于直線距離太遠的旅程,高鐵并不占優優勢。以南昌與濟南為例,剛剛開通的高鐵也需要七個小時左右,600多元。而濟南與南昌平時的打折機票只有四百元左右,飛行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在這種情況下,高鐵究竟該怎么做?
如今高鐵動臥實行三種票價,越早訂票給予優惠越大,而且實行節假日票價,無疑是一種積極的嘗試。這種做法有利于打破高鐵“高冷姿態”,更有利于高鐵的新常態發展。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京滬高鐵今年運送旅客首次突破1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7.0%;今年有望實現盈利。作為最熱的高鐵線路仍如此,很多高鐵實際上是在賠錢,一方面賠錢,另一方面很多人坐不起。
呼吁高鐵更加接地氣,在一定程度上講,就是高鐵的運營應該更市場化。對于航空來說,實行多級票價已經多年,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從這個角度來說,高鐵只是在動臥上實行多級票價顯然不夠。因為這種動臥票價上的優惠意義不大,價格普票一千元左右并不便宜,與航空相比也沒有時間上的優勢。
根據客流量的動態變化,高鐵對普通的坐票實行多級票價顯然十分必要。一者,這是政策上的延續,也是利民之舉。今年4月14日起,京滬、京廣高鐵部分G字頭動車組列車商務、特等、一等座開始實施特惠票價。當時就有專家指出,高鐵能否讓更多人受益,而不是只顧跑在公眾消費水平的前列,將體現鐵路是否是公益事業的本質。二者,那就是春節期間火車票的預售期已經延長至60天,在北京至廣州、深圳間,上海至廣州、深圳間,增開8對高鐵動臥夕發朝至列車,預售期也暫定30天。正如媒體所指出的那樣,預售期過長會導致人們購票時的盲目,增加退票率等問題。在此情況下,最合理的就是動用價格杠桿,實行多級票價。那么,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高鐵雖然越來越普及,但它的價格仍然很難說親民,以“高冷”的姿態快速行駛在神州大地,很多人并沒有享受到它帶來的實惠,這才是高鐵時代應該多加思考的命題。(作者系時評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