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夢 王兆鋒 報道
本報聊城訊 “住樓就是比住平房好,冬暖夏涼,干凈衛生。我家的平房換了2套90平方米的樓房,各帶20平方米的儲藏室。8畝地也都流轉出去了,每畝每年1650元,兒子在附近建筑企業務工。不出村就過上了城里人的日子,甭提多來勁了。”12月3日,在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城和諧社區,居民李長春指指身后的樓房,滿意地說。
當日,聊城市開始了為期3天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觀摩,在觀摩中,大家普遍感受到:去年以來,聊城市城鎮化工作變化最大的是棚戶區改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完成
拆遷1672萬平方米,拆遷面積為過去10年之和,涉及居民96748戶。
拆遷難題為何破解的如此順利?這得益于依法依規推進,公開透明惠民。市里從多個部門抽調人員,走千家進萬戶聽民聲。在將群眾意見匯總后,他們在合理制定補償政策、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建設安置房、解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意見建議,被政府所采納。如按照宅基地面積的2/3計算合法建筑面積,拆一補一;房屋實際建筑面積不足宅基地面積2/3的,按2/3計算等。市里對所有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統一規劃把關,嚴格審批。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好安置房后再拆老房子,贏得農民的擁護,今年新拆遷111.4萬平方米,沒有引發上訪,實現了和諧拆遷。
在回遷安置房建設方面,全市共規劃回遷安置項目197個、107244套,總面積達到1386萬平方米。目前已經建成50193套、面積647.37萬平方米,列入國家和省計劃39688戶已全部開工,開工率為100%。年底前將建成6.6萬套,像李長春這樣,聊城4.3萬戶棚戶區居民將圓上樓安居夢。
針對棚戶區安置房建設,在規劃設計方案的確定上,聊城市專門組織人員開展摸底調查,了解群眾的實際住房需求和承受能力。同時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嚴格審查把關嚴防出現“豆腐渣”工程。在小區設計上,以方便群眾生活為前提,合理安排必要的配套服務設施。
在東昌府區雙廟社區,剛搬進回遷樓房的68歲的王一俊說:“原先在這里住陰暗潮濕的小平房,旱廁就挨著自備井,井水發黃。俺做夢都想著快著改造啊!政府這件事做到俺們心坎上了。”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