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這么多的證書,老人只是微微一笑。
有這么一位老人,她在55歲的時候從青島自行車零件廠退休后便投身社區志愿服務中,沒領過一分錢的報酬卻日復一日地忙碌著,把自己奉獻給了社區這個“大家”,這一忙就忙了22年。她是社區的文化義工,68歲了又接下管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活兒,開門、燒水、擦窗、掃地、刷廁所;她是手工藝大師,剪紙、編織都獲過獎,誰想學,她沒有不教的。她就是陳世梅,今年77歲,市北區延安路街道
松江路社區居民。
無償挑起社區服務任務 1993年,陳世梅退休后投身社區服務。2005年,松江路社區建成“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陳世梅主動提出無償肩負起日常管理工作,這一干就是整整9年。每天一早開門值班,維護設備、清潔衛生、招待服務等所有工作,任勞任怨。
陳世梅發揮自身專長,免費對社區居民進行剪紙、插花、編織、布藝品技能培訓,她還輔導下崗困難職工學習工藝品制作,從而增加了家庭收入。
自費為合唱團購置鋼琴 除了辦起各種培訓班,陳世梅還組建了星光老年歌舞表演隊、民間管弦樂隊、乒乓球隊,活動所用物品、器材除居民自帶外,全是自己掏錢購買,幾年下來已投入幾萬的資金。她說:“我的退休金吃穿用不完,剩余的全拿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2007年陳世梅組織一些社區居民成立了合唱團,合唱團需要一架鋼琴伴奏,2000多元的費用從哪兒來,成員們都很頭疼。有一天,合唱團的成員們照常來排練,忽然發現鋼琴到位了,大家都樂得合不攏嘴。原來這臺鋼琴是陳世梅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買的。
義工隊給考生送安靜 今年高考前,為解決廣場舞噪音擾民問題,保證考生能夠安靜休息,陳世梅聯合社區一幫中老年人組成了老年義工隊,穿梭在各個小公園、小廣場,對跳舞的居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倡議廣場舞愛好者在高考期間主動“封舞”。
了解到社區部分家庭沒有時間接送孩子上下學,陳世梅就發動幾位老姐妹一起承擔起義務接送的重任,解除了家長后顧之憂。南方發生地震、水災、雪災,她竭盡全力捐款捐物。她還義務服務做好事,為居民維修縫紉機20多臺,耐心勸導、成功調解鄰里家庭矛盾糾紛80余件。
在陳世梅家里有一個箱子,隱蔽在屋子一角,她卻不愛擺出來讓人知道。這是一箱子榮譽證書,有幾十本。“市級模范老人”、“區優秀母親”、“區民情工作室優秀
志愿者”、“區先進銀發城管隊員”、“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優秀志愿者”……沉甸甸的名稱記載了陳世梅從退休之后一路走來的厚重。 記者 于順 攝影報道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