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鼎阿森納足球項目推廣中心在青島成立那一年,35歲的鐘永利憧憬著,10年后他們培訓的小球員都能有個好的出路,進職業隊,上大學,或者回到崇鼎做一名基層教練。更重要的是 ,按照技術總監劉國江的設想,堅持以不收費來吸引孩子參與足球運動的崇鼎模式成功后可以推廣到全國,畢竟,隨著足球在全國愈發得到重視,青少年培訓看上去有著廣闊的市場。但事與愿違,8年多,本應收獲的時節卻遭遇內憂外患,一方面因為資金供給不足而接近枯萎,另一方面又受到職業俱樂部的挖人困擾。與此同時,在青島乃至全國范圍內,像李金羽開辦的大羽俱樂部等一些收費培訓的足球俱樂部也開始摸索不同的生存之道。收費,還是不收費,這當中的玄機到底在哪里?
8年多,投入兩千萬打水漂 業余足球俱樂部與學校合作,讓學生們在不離開校園的前提下接受足球運動培訓,這是崇鼎阿森納足球項目推廣中心創立之初,技術總監劉國江提出的想法。那是2005年,全國的足球大環境并不好,即便在足球城青島,也剛剛完成了職業足球從頤中到中能的轉手。崇鼎在此時介入青訓,是一個很大膽的想法,最壞的時代也許正是最好的時代。當然,無論劉國江還是鐘永利,認為此事可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兩個字:免費。畢竟,再也不是為培養孩子踢足球而搭上賠上所有家底的時代了,而且,也只有免費,教育局才會同意他們進入校園。
對學生免費,就意味著培訓機構要有大量的前期投入。除了開始時與阿森納合作的
費用,還有每年隨著簽約學校增加而增加的裝備和教練員工資的支出,鐘永利大致算了一下,到現在花了得有2000多萬元了。
花錢,崇鼎是做好了準備的,那個年代的房地產企業也不差錢,權當打廣告了。
過去8年多,很多業余俱樂部都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有自己的梯隊,另一方面跟學校合作搞青訓。崇鼎始終沒有,他們的想法是用10年的時間自己培養一支足球隊,參加青超聯賽或者更厲害一點,參加全國中乙聯賽。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差距的。受到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崇鼎的資金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足球俱樂部的輸血也被迫中斷。教練員發不出工資,漸漸有人開始停訓,或者轉投別家。
這些問題,鐘永利絲毫沒有否認。“房地產企業是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我也感覺挺愧疚的,一旦好了,肯定會把拖欠的工資都給教練們補上。俱樂部,我們也會繼續經營下去。”在最輝煌的時候,崇鼎覆蓋了青島市的25所學校,掌握著青島市最好的足球苗子。未來,要繼續下去,也不得不面臨調整。
堅持收費培訓,被免費的擠走了 比崇鼎開始青少年業余足球培訓還要早的是一個叫呂洋的年輕人,如今他是綠茵足球俱樂部的總經理,2003年,他只是單槍匹馬一個人。
“當時20歲剛出頭,背個包,轉8次車去李滄,每個學校去跟人談,能不能讓我在放學之后教孩子踢球。”呂洋萌生教小孩踢球的想法 ,除了自己練過,也是為了生計。呂洋的培訓是收費的,但費用低到難以想象。“一個孩子練一個月,收 100塊錢,你能想象嗎?雖然說那是在10年前,其實也就是維持訓練的基本費用。”呂洋對于收費培訓有自己的看法,“不收費,孩子們可能有一搭沒一搭,適當收點費用,孩子和家長都能更重視一些,訓練的效果也好一些。”
喬倫也認同這樣的觀點。喬倫是青島頤中海牛時期的名將,退役后去新加坡進修過體育管理,目前經營了一家體育文化公司,舉辦過不少業余足球比賽。今年暑假開始,喬倫也開始涉足青訓。“做過三期夏令營,后來很多孩子家長反映不錯,建議我在平時也做做培訓,所以后來又開了周末班,陸陸續續來了四十多個孩子。”與呂洋十幾年前的收費標準相比,喬倫的費用要高出不少,但相比于鋼琴、舞蹈這些興趣班還是小巫見大巫,再加上喬倫的名氣在那擺著,很多家長慕名而來,“正因為家長的信任,不能辜負他們,要把做服務,做細致,練得更有針對性一些。”
喬倫選擇的時機要比呂洋好,所以也避開了呂洋當年遇到的問題。“一開始主要就是在李滄和城陽的學校培訓,后來因為城陽區政府重視,也有資金支持,幾乎每個學校都開展校園足球,我們俱樂部也有教練被學校聘走了。一看這架勢,我還是撤吧。”眼看校園足球留給業余足球俱樂部的空間越來越小,呂洋已經將重點轉向了幼兒園。
就在不久前,李金羽在北京成立了大羽足球俱樂部,執行高標準,聘請外教,當然收費也是相當可觀的。據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副董事長張路介紹,類似退役球員開設的
青少年業余足球俱樂部在北京比比皆是。
如此看來,收費培訓似乎是比免費培訓更可行的一種方式。
培養一個職業球員能掙多少錢? 8年多,2000多萬的投入,卻看不到什么回報,鐘永利后悔了嗎?“直到現在我也說,我們不后悔。即便有人說,‘看,免費?現在把自己做死了吧?’我也覺得沒什么可后悔的,畢竟我們培養了很多人才,而且我堅信我們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種模式也是可行的,只是在這個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想象不到的困難。”
鐘永利所說的想象不到的困難 ,是遭遇恒大、上港等俱樂部挖人。和職業球員之間的轉會不同,職業俱樂部在向業余俱樂部買人時,通常不聯系原俱樂部,而是直接找家長,許以利益,有的甚至不惜幫助家長解決工作。
“按照我之前的設想,小球員在16歲以下應該不允許其他俱樂部來挖。一方面傷害他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也會打擊培養他的足球俱樂部的熱情。”劉國江說,實際遇到的情況卻是 ,國內一些大的職業俱樂部全國各地挖人,給外界造成一種虛假繁榮的景象。
青少年業余足球俱樂部被打擊的不僅僅是熱情,還有資金。
按照青島市足球協會青少年轉會、培訓補償、聯合機制補償收費標準,也是中國足協的標準,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名球員從 8歲開始接受培訓,18歲簽下第一份職業合同,那么原俱樂部可以從新俱樂部獲得的培訓補償為從 12歲到18歲這幾年,其中12歲到 15歲每年的培訓補償為每年1萬元,總計4萬元,16歲到18歲的補償費用取決于球員加盟的是中超(每年 5萬元,三年 15萬元)、中甲(每年 3萬元,三年 9萬元)還是中乙(每年1萬元,三年3萬元),總共的費用加起來分別為19萬元、13萬元和7萬元。雖然球員后期轉會,原培養俱樂部還會獲得聯合機制補償,但數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上述計算方法的前提還是該球員在18歲可以簽訂職業合同時被挖走,如果被挖走的年齡小于18歲,原俱樂部只能獲得每年500元的培訓費,以及實際發生的冬訓、全國比賽和出國比賽的費用。12歲之前的培訓補償,還是青島市足協為了保護業余足球俱樂部而特殊規定的。
與任何一家青少年業余足球俱樂部培養球員的投入相比,這樣的數字都相差甚遠。“沒有具體算過,對一個孩子一年的投入,恐怕不少于5000元。”島城另一家從事青少年培訓的業余足球俱樂部負責人表示。
網易體育在11月11日“2014中國足球發展論壇上”發布的數據顯示,如果選擇進足球學校,家長把一個孩子培養成職業運動員大約要花費50萬元到60萬元。
收不收費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 對于崇鼎來說,當初免費培訓是為了把更多的孩子吸引到足球場上,通過前期投入,與小球員簽訂培訓合同,培養成才后從職業俱樂部獲得相應的培訓補償,再把這筆錢用于新一輪的培訓,循環往復。這當中存在的問題在于,合同的約束力不夠,培養補償的標準過低,培訓球員的俱樂部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無法形成理想的模型。而且,對于一些投入很低的小足球俱樂部來說,是根本承擔不起常年的高額投入的。
收費培訓不存在培訓合同,但可能會將一部分家庭條件并不算好的足球苗子拒之門外,而且對于業余俱樂部來說,即便培養出好球員也沒有額外的培訓補償。跟著呂洋練過兩年的“小梅西”李明在被萬達買走后,綠茵俱樂部便分文未得。
“其實,收費和不收費各有各的道理,沒有哪一種模式是絕對正確的。”無論崇鼎還是綠茵、喬倫,在這個問題上看法幾乎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維持一個穩定。不管用什么樣的方式,首先要有時間的積累。有積累,一定會有人才的出現。像現在國家隊的球員,有很多球員來自一些足球不發達地區,這說明他們的教練員在球員小時候是有過努力付出的。”一位業余足球俱樂部的負責人表示。 記者 嵇玲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