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吳展示自己的"工作記錄",上面記滿了家電維修信息。
在日照街道
萃園社區(qū),有一群“社區(qū)好人”,他們平凡得不起眼,但每個人身上又有耀眼的星點。今年63歲的吳云增,從1998年住進萃園小區(qū),就免費為附近的居民維修家電,小到電動剃須刀大到空調、液晶彩電,16年來沒收過一分錢服務費。登上“四德榜”的好媳婦畢紀鵑,20年如一日,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還有“社區(qū)好鄰居”房美玉,幫鄰居80 多歲的老奶奶洗腳、剪指甲……社區(qū)還開創(chuàng)了“菜單式”服務,把居民的需要設成一道道“菜譜”,居民“點菜”社區(qū)“上”服務。
“別人家沒電了,不做飯我也得去修” “別人家沒電了,給我打電話,我就是正做著飯也得去。”吳云增毫不猶豫地說。別看吳云增今年63歲了,他以前可是山東理工大學的大學生,當時學的專業(yè)就是無線電,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國家培養(yǎng)了我,我不能讓這一身手藝砸在手里。”從1998年住進萃園小區(qū),老吳就開始給附近的居民修家電,小到電動剃須刀大到空調、液晶彩電。16年來,他從來沒收過人家一分錢服務費。在吳云增看來,人家給他打電話,就是信任他,“都是街坊鄰居,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舉手之勞,我怎么好意思要人家的錢。”
記得有一年正月初九,天都快黑了,他正在家做晚飯。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萃益小區(qū)的一位租客從東北老家回來,但是家里沒電了,不知道咋辦了。老吳一聽,二話沒說騎著摩托車就去了,一直忙活到晚上八九點才弄好。“當時饅頭還在鍋里,他拔下插座就走了。”吳云增的老伴兒笑著說:“我就靠著暖氣片坐著等,他回來的時候,我都睡著了。”
據(jù)了解,吳云增的老伴兒患有類風濕關節(jié)炎、股骨頭壞死,從1999年起就沒站起來過。在照顧老伴兒的同時,吳云增自告奮勇做起了附近幾個小區(qū)的“無償電工”。不管誰家跳閘了、電磁爐燒壞了,還是電視機沒臺了,只要給他打個電話,他就會想辦法趕過去修理。
記者了解到,現(xiàn)在吳云增就算出門買菜,也隨身帶著測電筆和筆記本,碰上電路故障就去解決。暫時處理不好的,他就記在本子上,抽空再去給人家修。
好鄰居好媳婦層出不窮,社區(qū)充滿人情味 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吳師傅手藝高超,就算是從外國進口的家電,出故障了也一樣找他幫忙修。“只要是通電的玩意兒,他都能修。”鄰居張華明笑著說。
11月3日下午,記者來到吳云增家,插排、插座、電工鉗隨處可見,就連他臥室的桌子地下也盤放著電線和工具。據(jù)了解,吳云增曾是一家軍工廠的技術廠長,那時候廠里就生產(chǎn)電臺、收音機、投影電視。“電臺我都能修,別說是電視、電腦了,家電都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記者注意到,細心的吳云增還整理了維修記錄,從2008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足足有7大本,每一本上門都記得密密麻麻。記者隨手翻開一頁,上面寫道:“2014年1月5日,萃園小區(qū)西頭單元2樓東戶,TCL2195DI型彩電,阻尼二極管擊穿。”老吳說,每修好一家,他就在記錄前面打個對勾,以后再修他心里就有底了,不會像個無頭蒼蠅。
除此之外,萃園社區(qū)還有“好媳婦”畢紀鵑,她20多年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丈夫也有殘疾,她支撐著整個家庭,但沒有一句怨言。還有“社區(qū)好鄰居”房美玉,幫鄰居80多歲的老奶奶洗腳、剪指甲,十幾年來像親閨女一樣。房美玉每天在自家燒好水 ,然后裝到暖瓶里,送到老奶奶家。平時家里不管是包水餃,還是熬稀飯、下面條,她都不忘給老奶奶送點帶過去。
■惠民
居民“點菜”社區(qū)“上”服務 社區(qū)書記范嬌告訴記者,在日照街道萃園社區(qū)像這樣的居民有很多,正是有了他們,社區(qū)才有了家的溫馨、和諧。此外,萃園社區(qū)將根據(jù)社區(qū)居民的需要及志愿者的特長與時間,為居民實行“菜單式”服務。通過社區(qū)平時的走訪入戶,網(wǎng)格長把平時居民遇到的問題都記錄在民情日記里,然后把不同的需求歸類,針對不同問題進行解決。現(xiàn)在社區(qū)的“菜譜”上有免費上門理發(fā),給老人過生日、送禮物等,服務對象集中在80歲及80歲以上的老人。
此外,為了鼓勵社區(qū)志愿服務,傳遞鄰里互助、最美社區(qū)的正能量,日照市將于近期評選20個“優(yōu)秀社區(qū)志愿者”。評選活動從10月中旬開始,推薦名單和相關材料將于本月20日前,報到市社區(qū)服務中心。“就算沒有評選,社區(qū)的服務也會跟上,對于紅色重點戶,我們每個禮拜至少走訪一次。”范嬌肯定地說。
文/圖 記者 陳平平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