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0月30日訊(記者 李飛鴻) 30日,在青島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聽取并審議市政府關于青島市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情況的報告。市農委主任由翠玉在做報告時表示,青島正在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預計年內將覆蓋全市366個“三品一標”基地、78個市級扶持的合作社和園區,實現基地農產品生產全程可追溯。同時,對于高毒農藥實行定點經營,并全部實施了電子化監管,其余農藥經營店追溯體系建設已全面開展,年內將完成1090家。
由翠玉在會上表示,為了讓市民吃得放心 ,政府加強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和農業投入品追溯體系。除此之外,還建立了鎮級農產品質量監管機構和鎮級農產品檢測室,并專門配備了農產品
質量協管員隊伍。目前,鎮級農產品質量監管機構已經覆蓋了全部91個涉農鎮(街),5608名村級農產品質量協管員也已經開始
履職。
記者了解到,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將在年內覆蓋全市 366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78個市級扶持的合作社和園區,實現基地農產品生產全程可追溯。除此之外,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落戶青島,7個涉農區市全部建成農產品質檢中心 ,76個鎮級公益性農產品質量檢測室全部啟動建設,目前已經建成90%。
由翠玉在報告中說,農業投入品特別是農藥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因素,管住了“藥瓶子”也就把住了農產品質量的“命根子”。因此,青島市對高毒農藥實行定點經營,目前,全市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單位由2013年的187家核減至38家,并全部實施了電子化監管,對“誰在賣藥、賣什么藥、賣藥給誰”實現了全程可視可溯。其余農藥經營店追溯體系建設已全面展開,年內將完成1090家,此外,對全市5000多家農藥經營主體也進行了調查摸底,為建立全覆蓋的追溯體系打好了基礎。
在會上,記者還了解到,市政財政安排了專項資金,對20萬畝蔬菜、茶葉開展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配送補貼,引導農民科學用藥。并在大沽河沿岸選擇了2.7萬畝試點區,推廣節肥、控藥、秸稈綜合利用、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同時,對農資經營者和農藥協管員免費開展持證上崗培訓,今年已經培訓1.1萬人。為了有效對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檢測,青島市積極發展農機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目前,全市農民合作社發展到7759家,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17萬畝,同比增長了30%。青島前三季度在農業部、省、市三級組織的蔬菜、水果、茶葉質量檢測中,青島平均合格率分別為99.6%、99.4% 、94.5%,位居國內同類城市前列。
由翠玉在報告中表示,為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在各級財政支持的示范園、農民合作社和“三品一標”基地全面建立起產地準出制度,加強農產品產地檢測,推進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包裝標識。在學校、工廠、超市、批發市場等率先推進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銜接,搭建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平臺,把包裝標識、生產檔案、索證索票等有機銜接起來,實現農產品生產、收購、儲存 、運輸全鏈條可追溯。
舉報食安隱患已獎勵六萬元 半島都市報10月30日訊(記者 韋麗麗) 30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白友喜做客行風在線。據介紹,以前“閑人免進”的食堂、酒店目前實施了明廚亮灶,目前已經有 3500多家餐飲單位將后廚“直播”,三年以后,中型以上的餐飲單位將全部開展。
據介紹,在獎罰方面,青島市修訂了《投訴舉報獎勵辦法》,提高舉報獎勵標準,按照入庫罰沒款10%~20%的比例兌現獎勵。“從目前舉報的情況看,市民投訴的多是一些小作坊,重量級的比較少,我們設置了50萬元的獎勵金額,目前獎勵出去了六萬。”白友喜說。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