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橋下多被停車場占據,公用設施見縫插針 杭鞍高架路主線在2006年年底貫通,除了橋上車輛擁堵,橋下空間也開始被大家盯上,慢慢開始各種建設,這里面既有一些“民生”項目,也有很多趁機來“占便宜”的。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走訪
杭鞍高架路橋下一圈,其中環境最被市民夸贊的要數海泊河公園,而這處公園成為了周邊市民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杭鞍高架路就從公園上面穿過。“公園設施都是露天的 ,但這個高架路下面就成了好地方了,下雨淋不到,夏天還曬不著,很多人累了都來這邊休息。”10月24日上午,在公園內圍觀其他市民打牌的呂大爺說起來,橋下這幾十張水泥圓桌基本被坐滿,都是在這里打牌和下棋的市民,雖然頭頂就是車輛飛馳的高架路,但由于距離較大,在橋下基本感覺不到異常的吵鬧。
橋下除了很多見縫插針建起來的環衛中轉站、公廁、變電設施,最多的就是停車場。從橋下經過,市民會發現橋墩中間的高臺上,基本都有車輛停放,并且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醒目的“P”“停車收費”等字樣,實際上這些停車場并不只屬于一家,部分停車場的收費崗亭會貼出公示牌,上面寫著是屬于哪個泊車公司,另外還有一些都自稱是“正規軍”,但收費場所卻沒有任何停車場收費的公示牌,也不知道收費的是屬于哪個泊車公司。
B 同一高架路下,停車收費標準不統一 在杭鞍高架路靠近撫順路批發市場的位置,不算太長的橋下路段,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就發現了多個收費的停車場。最東側靠近撫順路路口位置,一處簡易崗亭設置在橋下,一位老大爺蹲坐在路邊,記者上前詢問這邊停車收費什么價位,老大爺說:“五塊錢,停幾個小時都是五塊錢。”但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看了一下這塊停車區域,并沒有見到停車場的標識,只是在路邊躺著一個“P”標識牌,而老大爺見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四處觀望,便說“我們這是正規停車場,過來停就行”。
和這處停車場相隔不到百米,是另一處停車場,收費崗亭設在路邊的人行道上。記者剛走進屋,里面一個中年男子就說,“沒車位了,等有車位再過來吧,我們這都是長期租用車位的。”這處收費崗亭內貼著一張停車費調整的通知,上面提到從2014年8月1日開始,固定車位租賃使用費為每輛車每月200元,臨時車位租賃使用費為每輛車每月150元,三輪車租賃使用費為每輛車每月100元,在下面并沒有任何公司落款或者蓋章。
在靠近十六中的路邊,也有一處收費崗亭,但上面只有“青島恒安泊車公司”的公示,并沒有關于停車價格的信息,也沒有收費人員在場,橋下的不少車位也處于空置狀態。
10月26日,記者使用青島市政務網的停車場地圖進行了查詢,上面顯示橋下路段登記的收費停車場只有一處,名為鞍山路停車場,屬于四類停車場,雖然該停車場有200多個車位,但允許收費的時段只有12點到18點這段時間,每小時收費標準是2元,一天最高不超過4元,按月計算的話,小型車是每月100元。這樣來看,前面幾處停車場即便是正規停車場,也存在停車收費價格超標的問題。
市區土地資源緊張,讓每一塊空地都會被利用起來,多年以來,市內幾條或早或晚建成的高架路也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橋下的空間被當成停車場或建成臨時市場,有的綠化后建成活動場地供市民休閑娛樂。但在橋下空間的利用時,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既有“正規軍”,也有人來趁機“占便宜”,橋下環境的臟亂也一直被不少市民所詬病,近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探訪了市內幾條主要的高架路和立交橋,讓更多市民了解橋下的環境和使用狀況。
C 海泊河早市擺攤大軍留下僵尸車 到了杭鞍高架路靠近海慈醫院的位置,也就靠近了海泊河早市,這片區域的早市有著多年歷史,成為周邊不少居民買菜、買海產品和各種日常用品常去的地方,政府部門為了加強早市的監管,也對早市擺攤區域進行了一定的規范,并每天安排環衛工人對收攤后的早市區域進行打掃,但由于商販眾多,剩菜和各種垃圾都是隨地丟棄,銷售海產品的商販讓不少地方變成了“小水塘”。
10月25日接近中午的時候,海泊河早市上的商販基本已經收攤撤走,只有一些車輛還零散地停在路邊。橋下除了烏黑的路面,就是路邊四處堆積的菜葉,一個個小水坑,不少橋下鋪著地磚的地方,早已經不見了地磚。
市場靠近人民路的位置,豎立著一塊巨大的公示牌,標出早市的范圍,橋下就屬于日用百貨市場和農副產品市場。如今除了在橋下擺攤的 ,更多的空間是被一些車輛長期占據著,其中不少是早市攤販留下的僵尸車。
“每天都擺攤,收攤就放進車里,第二天來了直接再擺出來。”一位賣不銹鋼杯子和瓷碗的攤主說起來,他把貨物收起來,塞進旁邊一輛滿是塵土的小面包車里。和這位攤主的車隔著不遠并排停著三輛面包車,車玻璃都用紙糊住了,其中一輛看起來還比較新,也是用于擺攤存放貨物的僵尸車。
除了面包車,還有不少貨車,不少都是從外地運來整車農產品銷售的 ,“今天賣不完就蓋起來,把車停在橋下,明天過來繼續賣。”在橋墩中間的小空隙里,也開起了小飯館。除了橋下的高臺成了停放車輛的場所,甚至有人在馬路上安裝了地鎖。
D 零工市場已搬走,小廣告仍不停抹黑橋梁 靠近內蒙古路長途汽車站的橋下,曾經是規模不小的零工市場,每天在路邊聚集著各種招聘和尋找工作的 ,后來市北區政府專門在沈陽路設立了一處零工市場,將路邊市場搬進了院里,以緩解路邊市場影響交通等問題。
雖然市場搬家了,但由于之前橋下零工市場的位置靠近公交站,小廣告的問題一直還是無法杜絕。采訪中,在橋下擺攤賣雜貨的李大姐說起來,“現在貼廣告的少了,但還是經常有過來貼的,之前有來清理過的,到處都是,沒法清理干凈,你看著上面還留著這么多,多難看。”
橋下除了成為一些貼小廣告的好去處,也往往成為衛生死角。即便是在海泊河早市這種每天都有多人打掃的路段,瀝青路面也已經變了顏色,一片烏黑,不少地方滿是積水,環衛工人也頭疼,“根本沒法打掃干凈,哪怕你今天剛打掃干凈了,明天又成原樣了。”
環衛中轉站的工作人員提及,單是早市這片區域,每天能打掃出將近一車垃圾,很多路段已經完全無法清掃干凈。雖然橋下區域靠近馬路,但由于多被各家分割,環衛工人告訴記者,“一般我們只打掃馬路和人行道這邊,橋下是哪家在用,就哪家打掃,像停車場這種,平時他們基本不打掃。”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金德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