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0月19日訊(記者 張同順) “這兩天的洽談成果不錯,我的項目還在青島下了‘雙黃蛋’。”19日,美國博士孫友順帶來的“新一代玄武巖鱗片”項目分別被膠州和城陽的兩個企業看好,雙雙與之簽約。2014年
藍洽會簽約暨閉幕儀式19日下午在青西新區進行,記者了解到,本次藍洽會碩果累累,現場洽談共達成288項合作意向,大會有161個
項目成功對接。
孫博士帶來的項目是“新一代玄武巖鱗片”,這是由天然玄武巖礦石加工而成的新材料,具有耐腐、耐磨、耐高溫等性能,是碳纖維的低價取代品,可用于涂料、建筑等行業。孫友順說,他本科在清華大學讀的,后來去美國留學,現在是麻省理工大學的教師,其實他的項目在今年9月的藍洽會籌備階段,就已與城陽一家材料生產企業達成初步協議,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是他大學同學。不過,在10月18日的洽談中,膠州的這家涂料生產企業對他的項目也非常感興趣,于是他決定同時與這兩家企業簽約。“我同學的這家企業主要是新材料生產,將來新一代玄武巖鱗片將由這家企業生產,新材料產出后將作為原材料在膠州這家企業加工成涂料,我們三方形成一個產業鏈,實現三方共贏。”
據不完全統計,藍洽會在會前和會議期間,先后有210多家企業、科研單位、孵化器園區對接了570多個海內外人才項目,達成合作意向540余項,其中現場洽談達成288項合作意向。大會共有161個項目成功對接,約有20名重點對接千人計劃專家擬落戶本市。當天下午簽約儀式上有78個項目集中簽約,其中海外人才和千人計劃專家項目67個,產學研合作項目11個。會后隨著雙方的進一步深入對接,預計還將有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高端產學研合作項目落戶青島。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