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王和洪老人練習書法。本報見習記者 徐抒彥 攝
“我每天都要寫上幾大張,6年來一天不斷”。說這話的,是
張村社區73歲的居民王和洪。自從6年前參加老年大學的書法班以來,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書法研究當中。他說,不僅要寫6年,還要一直寫下去,而讓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多年來對書法的熱愛。
9月 18日上午,記者來到張村社區王和洪老人家里,一進老人的“書法小屋”的門,就看見不到5平米的小屋里擺滿了王和洪老人的書法作品,寫在宣紙上的、報紙上的,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篆書、金文等各種字體都有 。筆架上掛著各種型號的毛筆,粗略一數,大約有30支,王和洪老人說:“這還只是一部分,這些年下來,用壞扔掉的筆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支了。”
據了解,王和洪老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上書法課時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因為條件簡陋把書法課取消了,他心里還一直埋怨學校。一直到6年前,退休后的王和洪聽說區里的老年大學開設了書法班,就趕緊去報了名,回來后就把家里一間平時不用的小房間改裝成了“書法小屋”,專門用來練習書法。由于經濟條件有限,王和洪老人就把家里的廢舊報紙拿來
練字,每天都要寫好幾大張報紙,即便是某天有事出門,回來后不管多晚都要寫上幾張。6年下來,報紙已經堆得有一米多高了。
聽說書法也有級別考試,王和洪老人就抱著檢驗自己水平的心態報名參加了考試。為了準備考試,他還專門買了書法考級的書來研究如何正確握筆和運筆。據他回憶,參加考試當天還出了一點小插曲。考試規定90分鐘以內要完成兩幅不同字體的作品,王和洪選擇了自己平時練習的比較拿手的歐陽詢的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和隸書《乙瑛碑》其中的一部分,在寫完《九成宮醴泉銘》要蓋章落款時,王和洪不小心把章蓋歪了,好不容易完成的作品就此作廢,只能重新寫一遍,在第二遍《九成宮醴泉銘》剛剛完成時,考試時間正好結束。
拿到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6級證書的王和洪成為了青島市書法家協會的會員、中國炎黃書畫家學會青島分會會員,并且逐漸被鄰里鄉親們知曉,甚至有的外地人都專門來上門求字。記者到來之前,王和洪正在寫一幅“一石化三山”的行書,就是給別人寫的。
本報見習記者 徐抒彥 通訊員 王妮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