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與
包拯的君臣佳話流傳了一個又一個朝代,因為包拯的清正廉潔,這些傳說更是披上了神話的色彩。發展到后期,《三俠五義》《包公案》這些古典小說,都用極大的篇幅對此進行渲染。在青島民間,也有不少關于宋仁宗和包拯的傳說,這些傳說涉及到萊西、黃島、膠州等地。在這些傳說之中,宋仁宗依然是個仁慈的君主,包拯也永遠是個剛正的大臣。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歷史功過,老百姓總會自發的,通過他們的方式給予公正的評判。
萊西的日莊火燒成了貢品 日莊火燒是膠東半島地方特產名吃,產地僅存于青島萊西市日莊鎮五子埠后村,純手工制作,工藝考究,割五瓣形如梅花,是該地區獨有的一種民俗小吃。
關于這個火燒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而且跟宋仁宗趙禎有關。據《萊西歷史文化概覽》記載,寶元二年三月 ,趙禎東巡,經由瑯琊臺去萊陽城,路過萊西九頂梅花山時,正逢這里趕“梅花山會”。趙禎這天微服巡查,只帶了幾名侍衛隨身,大隊人馬已提早入城了。趙禎興致勃勃地看了滿山的梅花,忽然覺得肚內饑餓,便命侍衛到山上買地方小吃充饑。侍衛轉遍了山會,看遍了賣小吃的攤位,都是普通的食品。正發愁時,只見一株梅樹下,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兩手端著個小笸籮,背著個小背簍,口里喊著:“梅花火燒,梅花火燒!”小孩的叫賣,引起了侍衛的興趣,急忙向人群里走去。那些侍衛大聲吆喝著:“賣火燒的小孩,停下!”侍衛不喊,那孩子走得還慢些,這一喊越發跑起來了。
這個小孩就是日莊村的邵小陽,邵小陽七歲喪父,和母親林氏靠種一畝薄田和賣火燒度日。母親是個心靈手巧的人,做什么像什么。她做的“梅花火燒”就是取意“梅花山會”,取形于“梅花”。那幾個侍衛見孩子要跑,便兵分兩路,左堵右截,終于將他捉住。怎奈邵小陽初生牛犢不怕虎,說啥也不肯賣。他為什么不賣呢?這是經驗告訴他的。原來,已往邵小陽賣給當兵的火燒,十有八九不付錢,有一次還挨了兩巴掌。當地老百姓有句順口溜:“日莊的火燒越叫越遠。”其實這句話是對當兵的說的,老百姓要買,一招呼他就到。幾個侍衛好說歹說,邵小陽就是一個“不賣”!在皇帝老子眼皮底下,他們又不敢使威風,只得連哄帶嚇,連推帶搡,把邵小陽送到皇帝面前交差。
趙禎打開背簍,一股濃烈的清香撲鼻而來,立刻勾起強烈的食欲 ,恨不得立刻咬上幾口。通過跟邵小陽的交流,仁宗得知,這是個可憐的孩子,父親早年因沒錢治病而去世,全家靠賣火燒度日,卻常常遇到官兵不給錢的情況,為此趙禎按照賣價的兩倍付了錢,隨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這事兒表面上看過去了,實際不然,邵小陽回到家沒幾天,萊陽縣就來了四個當差的,他們打聽著找到了邵小陽,讓他家三天之內準備好八百個火燒,說是給皇帝進貢,要精心細作,不準讓別的戶代做,價錢可以高于他人。邵小陽和他母親白天、黑夜忙個不停,按時讓縣衙拿走了火燒。邵小陽家的火燒成了貢品的消息,立刻在十里八村傳開了。據說,萊陽縣知事也接到圣旨,定期為皇宮進獻梅花火燒,而且只要日莊邵小陽家做的。邵小陽家生意立刻火紅起來,三五年之后便由一個沿街叫賣的小攤,變成雇人經營批發火燒的店鋪了。梅花火燒也就名聲大振,譽滿京城。直到今天,開封市仍有一家小吃,自稱為“正宗萊陽縣日莊梅花火燒”。
由于過去皇帝說話金口玉言,所以五個瓣的火燒,只在日莊邵小陽家做。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日莊不光邵小陽家會做五個瓣火燒,王家、李家、孫家——只要是五個瓣的火燒,便就都叫成日莊火燒了。不過,這種火燒,在外縣市是看不到的。
包拯鍘了黃島的貪官 除了宋仁宗的故事之外,青島地區流傳更多的是包拯的傳說?,F在黃島有一個管家樓村,說起管家樓村名的來歷,倒是跟包拯有關,這則故事由黃島小石頭村村民管學倫提供。
相傳,宋朝年間,膠縣有一個縣官,平常日不但不審理冤案,扶危濟貧,反而加捐加稅,搜刮民財,奸污婦女,老百姓可叫他糟蹋慘了。
這一天,這狗官打黃島路過。見黃島這地場依山傍海,十分清靜,為了尋歡作樂方便,便建起了一棟樓房。樓房建好后,他就帶人住了進去。狗官這一住不要緊,南來北往的大閨女、小媳婦可遭了難。凡長得稍有姿色的打這棟樓房附近經過,沒有一個人能逃出這狗官的手心。
這狗官有一個小姨,長相俊俏,心地善良。她聽說外甥喪盡天良,壞事做絕,便想了個法子,想試探試探別人說的是真是假。這一天,她穿戴打扮了一番,有意從樓房前經過。狗官在樓上一看,又來了一個相貌俊俏的大閨女,就吩咐手下人去把她抓來 。狗官的小姨被抓到樓上,狗官一看傻了眼。小姨親眼看見了外甥的所作所為,氣得罵不絕口。她打定主意,大義滅親,為民除害。她走出狗官的樓房后,請一個私塾先生寫了一份狀子,把狗官的罪行一一寫清,然后揣上狀紙,去找開封府包拯大人。
包拯看完狀子,恨從心頭起,連夜審理此案。這狗官的案子還用審理?到膠縣地盤一打聽就明白了。包拯來到膠縣后,沒費多大的勁兒 ,就問清了此案。沒住幾天,包拯便將惡貫滿盈、罪惡累累的狗官的人頭鍘了下來。包拯臨走時,一把火,把狗官尋歡作樂的那棟樓房燒了。若干年后,燒掉的樓房旁邊,有了一個村子。因村里人大多數姓管,村子又靠近原來的那棟樓房,便起村名叫“管家樓”。
嶗山兄弟爭寶鬧到開封府 劉思志搜集整理的《嶗山志異》里也有一個包拯的故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嶗山,跟鍘美案的情節還有些相似,名字叫《石獅子獻寶》。
傳說宋朝時候在嶗山附近住著王氏兄弟兩人,父母早亡,二人靠種田度日。后來因為哥哥成了親,只得分割田產。哥哥都是好田,弟弟都是山腳的薄田。可弟弟對此毫無怨言,因他知道,哥哥娶了嫂子,家庭生活肯定不容易 ,因此沒有爭執,心甘情愿地去種薄田。弟弟種田十分賣力 ,據說他隨身帶著干糧,中午也不休息。餓了就在田頭吃上兩口,累了就找個陰涼地休息一下,天長日久,薄田的收成也漸漸好了起來 。弟弟耕作的薄田靠著一座宅院,門口有一個石獅子。一日,弟弟種地累了,在石獅子旁坐下休息,竟聽見有人問他討飯吃?!翱旖o我些吃的吧?!钡艿苎曇豢?,這石獅子竟然開口說話了。弟弟掰了一半干糧扔進石獅子嘴里,這獅子居然把干糧嚼了兩口吃掉了。
從此之后,弟弟就和石獅子建立了友誼,每天都給石獅子帶些吃的??商煊胁粶y風云,這一天,石獅子忽然流了眼淚,它告訴弟弟,附近馬上就要發大水了,讓弟弟趕緊脫身。弟弟將信將疑,石獅子還給他一個寶貝,這寶貝表面上看普普通通,但洪水來臨時,居然化作一只小船。洪水來勢洶涌,因為寶貝的幫助,弟弟在洪水中安然無恙,還救下螞蟻、蜜蜂等動物,最終,弟弟漂到一處山頭,看到哥哥和嫂嫂在呼救,弟弟二話沒說,就把哥嫂二人救到了船上。可有的人專會恩將仇報,弟弟這番好心沒有得到哥哥和嫂子的感激,嫂嫂看見弟弟有這般寶貝,紅了眼,對哥哥說:“你把你弟弟的寶貝偷了,拿到京城獻給王爺,你還愁自己沒官當?咱們一家豈不是榮華富貴受用不盡?”哥哥聽了老婆的餿主意,鬼迷心竅,偷了寶貝去京城獻給了王爺。
這哥哥送寶到京城,王爺深感高興,又見他長得一表人才,居然把女兒嫁給了他。這下子不要緊,哥哥一下子成了王爺的女婿。他老婆卻渾然不知,在家里左等右盼,就是不見老公回來,直到后來才得知,自己老公早就拋棄一家老小,去做王爺女婿了。嫂嫂一番痛哭之下,決定去開封府找包大人告狀,無奈路途遙遠,這時,在洪水中被弟弟搭救的蜜蜂紛紛飛來 ,把弟弟和嫂嫂送到了開封府。
包大人聽了嫂嫂的哭訴后大怒,傳令把哥哥帶到了堂上。誰想哥哥卻矢口否認,反說那寶貝本就是自己的,自己壓根就不認識眼前這兩個人。弟兄倆一番爭執,案情一時難以判斷。好在包大人機智,他令人將黑豆倒入大米當中,誰在一定時間內揀出來的黑豆多,誰就說得真。包大人的命令一下,就見天空飛來一群蜜蜂,地上爬來一群螞蟻,爭相幫助弟弟分黑豆,弟弟在第一時間分出了豆子。
這傳說的結局有些奇特,反映了老百姓求圓滿的愿望。按理說哥哥如此欺騙王爺,栽贓弟弟,肯定會被包大人斬首,但在傳說中,正當包大人要用狗頭鍘的時候,哥哥居然被蜜蜂們拖起來飛出衙門,免了一死。估計從此之后,他們這一家子就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特約撰稿 田野 未經城市信報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