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58中校長袁國彬走進美國友好學校課堂,介紹中國傳統文化 。(學校提供)
優秀的教師集體能給一個學校注入最強勁的活力,對學生成才起到重要作用。日前,青島 58中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這也是青島市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學校。在
教師節來臨之前,記者深入這所學校進行探訪,尋找一個優秀教師隊伍的形成歷程。
新老師都有位“師傅” 劉偉是青島58中的物理老師,他今年教高一,從教12年的他說起自己的成長,頗有體會。“感覺最深的是我們這個教師集體的傳幫帶,所有的年輕老師都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師傅,老教師把經驗和教學技巧傳授給新教師,新教師之間互相鼓勵。”劉偉說,新教師一旦上崗,學校會統一組織拜師會,從講課到課后輔導,全方位幫扶。
“我當時剛進學校時,師傅是高守凱,他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特級教師,不管是從說課還是課后指導上都非常嚴格。”劉偉說,“師傅”要求他要把說課稿寫好寫細,一篇3000多字的說課稿劉偉要仔仔細細地用手抄一遍,一遍加深印象,而這篇一節課的說課稿高守凱要反復幫助修改,三四次后才能拿出來用。一次次的反復修改,一起進行教學研究和鍛煉,在老教師的帶領下,新教師成長非常迅速。
枯燥公式用實驗演示 學生到底能不能學會?學習效果如何?這些都要看老師們課到底怎么講?在講課和說課上,青島58中也有著自己的特色和著重點。劉偉說,他一直忘不了2010年自己講的一次公開課。
2010年 ,劉偉要在全市講一節關于大氣壓強的公開課,這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項榮譽和挑戰,劉偉的公開課不止一個人的努力。“我當時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反復雕琢了一個教學設計,沒想到拿到物理組來討論時被否了。”原來,每一個教學設計乃至導學案的成形,都需要經過全體學科老師的集體討論優化才能最終“出爐”。
“當時自己辛苦做出來的教學設計被否定,確實有點難過,但更多的是壓力,因為我承載著整個物理組的榮譽。”劉偉說,他的教學設計經大家討論沒有創新點,整個設計顯得太平淡。“這節課如果放在平常只是一節枯燥的背公式套用公式的課,但經過我們組兩個星期的打磨和優化,運用上了實驗的模式,通過傳感器等手段把壓強實驗和數據清晰易懂的展現給學生們,最后公開課大獲成功。”劉偉說。
青島 58中有一個日集備制度,所謂日集備就是每天老師們都要集體備課。“首先是導學案的出臺,是經過組里的老師共同備課形成的,是組里全體老師的智慧結晶。”孫帥說,每一個導學案都要經過反復打磨才會發給學生。
所有老師“擰成一股繩” 孫登照今年 37歲,是該校高三的班主任 ,也擔任物理課的教學。讓他感覺非常深刻的是教師隊伍的團結和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精神。“記得剛進學校的時候,中秋節都在學校度過,不是青島人未免感到孤單。但是很多學校的領導和老教師都犧牲個人時間陪我們過節 ,這種愉快和諧的氛圍讓我感動 ,漸漸地我也明白了作為一個老教師應該怎么去幫助新教師,從教學技術和個人心理上都去關懷。”
“我們學校有一個傳統,學生試卷批改不過夜,第二天就會出成績。”孫帥說,有一年他出差去外地,所帶的高三剛考完試,可高三生物組只有兩位教師批改卷子。當天晚上八點多,孫帥剛回到青島就直奔學校微機室電腦閱卷,但剛進微機室他就被感動了,“高一和高二的生物老師都來幫助批閱試卷,都是自發的,每個人都沒有怨言,犧牲了他們的個人休息時間來幫助我們,那一瞬間我感覺在這個團結的集體里工作真棒。”
老師說——
—人性化服務學校更像家 “有一年高三的一個孩子因病休學了幾個月,回校后我們都很高興,但是落下的功課讓學生很愁。”孫登照老師說 ,為了讓這名學生把功課趕上,他和其他老師利用晚上、周末等,義務為孩子補課,他的功課很快趕了上來 ,最后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
“除了教師隊伍的團結,學校針對老師們的個性化服務也讓我們放心 。”孫帥的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 ,他要擔任高三的班主任,妻子工作也非常忙,照顧孩子成難題。考慮到這一情況,學校把一間閱覽室每天下午4點半后空出來 ,統一安排給教職工的子女來這里學習,并專門安排一名閱覽室的女老師負責管理這幫孩子,得到全校老師點贊。除此之外,學校領導還主動掌握學校里困難老師的情況,盡一切可能幫助老師們解決個人困難。
校長說——
—學校是教師執著求索的家園 日前,青島58中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記者了解到,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共500個,山東省有26個,青島58中是青島市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學校。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怎樣煉成的?記者專訪了青島58中校長袁國彬。
記者:學校針對優秀教師隊伍建設的突破點是什么? 袁國彬:學校內涵發展的關鍵在教師隊伍的優化,58中以加強師德建設為前提,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措施,打造了一支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講究團結協作、能創一流業績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學校每年為教職工訂閱圖書十余冊,讀書、反思已經成為大家的一種習慣,閱讀成為了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促進了書香校園建設。2011年開始,將教職工大會的話語權交給教師,舉辦了分享智慧、提升理念的教師論壇,至今已舉辦讀書實踐交流、備課組建設經驗等二十余期。開展教師“當一天學生”體驗日活動,引導教師從學生視角觀察課堂、反思教學,改進課堂教學。組織全體教師分級部到北京師范大學等進行高端研修,更新教育理念。
記者:在學校管理以及學生發展上,學校有何做法? 袁國彬:首先是拓展學生全面發展的空間,通過多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成長空間,豐富了生命歷程。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借鑒名校的課改經驗,結合學校特色,以日集備、先行課、導學案為載體,打造了“學案導學 以學定教”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該模式被山東省課程改革年會采錄并推廣。
再者就是創新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實施“問腳機制”,選聘優秀學生擔任學生校長助理,他們每周四大課間將同學們反映的問題與建議帶到校長辦公會上討論,至今已堅持八年,各年級錯時就餐,在校門口配備購物小推車等建議均被學校采納。記者 魏海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