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惠民縣淄角鎮河北高村,村民高光敏正蹲在5畝棉花地里發愁:“摘了棉花過后,就要種小麥。廢棄的地膜,只能一片片撿出來,費事不說,如果拾不干凈,還會纏到旋耕犁的齒輪上。”
秋收時節,在棉花主產區,白花花的
棉花豐收后,白花花的廢棄地膜卻成災了……
□ 本報記者 王新蕾 本報通訊員 王軍
種子播在殘膜上,減產10% 走在棉花主產區,白花花的廢棄地膜,或堆放在田埂溝渠,或被吹到枝頭屋頂,隨風飄舞、呼呼作響。據了解,我省廢棄地膜回收率不到30%。
“廢棄地膜一是影響土壤通透性,導致水分難以下滲,阻礙水肥調節,降低土壤肥力;二是影響田間作業,殘膜容易纏繞犁鏵,堵塞播種機和施肥機;三是影響作物發育,阻礙根系深扎和微生物活動,導致出苗及根系發育困難;四是影響生態環境,造成視覺污染。”省農技站推廣研究員高中強介紹說,自80年代使用地膜至今,廢棄地膜已成白色污染,嚴重影響土壤質量,威脅糧食安全。種子播在殘膜上,爛種率6.9%,爛芽率5.2%,減產10%。
廢棄地膜成災,不只存在于棉花主產區。記者從省農業廳了解到,2012年全省農膜用量13.87萬噸,約占全國的12%,主要用于蔬菜、西甜瓜、花生、棉花、馬鈴薯和煙草,總覆蓋面積3757.58萬畝。而2013年,我省耕地面積為1.14億畝,基本農田面積1億畝。
記者了解到,撿拾、摟出的地膜,多被廢品收購者以約0.5元每千克價格回收。價格太低,撿拾費力,加上對廢棄地膜危害性認識不足,導致農民自主回收積極性不高。而地膜回收點和再加工企業,也是少之又少。在濱州、濟寧、日照等地市,目前尚未建立回收站。
地膜生產“減料”監管部門缺位 《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 13735-92)明確規定,0.008mm為最低厚度。可很多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地膜厚度不達標,多為0.004mm—0.005mm的薄型地膜,甚至有0.003mm的超薄型地膜。如花生多用0.004mm地膜,棉花多用0.006mm地膜。采訪中發現,農民們為節約成本,也多用超薄膜。
“從生產成本上,0.004mm比0.008mm省一半,但由于質量差、容易破碎,又缺少機械,回收難度很大。0.008mm可回收,但80%是泥土和化肥,也很難清洗再利用。”高中強認為,地膜越薄,回收利用難度越大,價值越小。
記者在省內采訪發現,目前沒有明確部門對農膜市場進行監管,導致了“都管而都不管”。個別企業以劣質農膜、低廉價格搶占市場;農民購買劣質農膜后,不知向哪個部門投訴,維權意識淡薄。而部分農膜在塑料化工市場經營銷售,農資執法難以監管。
推廣成本高企降解膜亟需補貼 8月30日,在惠民縣淄角鎮小沙村的棉花地里,往年白花花的地膜不見了。村民李加民60畝棉花地,用的雙降解生態地膜,已開始大面積脆化碎裂。
“今年不用撿膜了。進入封行期,地膜就開始降解。到收獲期時,一半都降解了。”老李對收成很滿意,雙降解地膜的使用,對棉花的產量和生長周期并無影響。他親切地稱這種地膜為“自化膜”——自動就能化了的膜。
明年還用嗎?老李卻說不一定。他算了一筆賬:“普通地膜一公斤12元,一畝用4.5公斤;可降解地膜一公斤30元,一畝用5公斤。這一畝就增加了96元。”核算下來,老李承包的60多畝地,成本增加5760元。
針對雙降解地膜推廣難題,“氧化-生物雙降解地膜,每畝補助不超過30元。不可降解標準地膜,每畝補助不超過20元。補助對象為農民、合作組織等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這是今年發布的《山東省耕地質量提升總體規劃》(2014-2020年)提到的。《規劃》還提出了目標:可降解地膜占地膜總量40%以上,不可降解標準地膜占不可降解地膜總量40%以上,不可降解標準地膜回收率到80%。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