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莒縣啟德培智學校內,老師幫助孤獨癥患兒做康復訓練。
對于患孤獨癥(又稱自閉癥)的小孩而言,他們多數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的易怒、具有攻擊性甚至自殘,很多家長無奈之下把他們放在家中,錯過了最佳康復時間。24日,記者走進莒縣啟德培智學校 ,這里有160名孤獨癥患者,該學校是國家級孤獨癥定點
康復機構,
日照市內10歲之前的患兒可以在這里免費康復。
“教他們說話是最難的事” 24日記者來到莒縣啟德培智學校,這里是日照最大的孤獨癥康復中心,共有306個殘疾兒童,其中包括160名孤獨癥,其他的是腦癱、腦發育不全以及唐氏綜合征患者。這160名孤獨癥患者來自全國各地,多數不到6歲,最大18歲。
校長丁天寶告訴記者,這些孩子最明顯的表現有幾點,一是幾乎都沒有語言能力,二是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三是具有刻板行為,易怒具備攻擊性,半數以上有自殘行為。“有的孩子把自己手咬的起繭,還有的總是用頭撞墻。”丁天寶說,這些孩子易怒,一旦不高興了就會用自殘的方式發泄。而且刻板行為也都很嚴重,走路總是走固定路線,吃飯座位也總是固定的,他們的東西誰都不能動,發現物品被動了就會非常生氣。大概有3成的孩子不認識父母,父母來看他們的時候,他們拿著食品就走了,甚至都不會多看父母一眼。對學校來說,首要的工作就是培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他們說話是最難的,往往需要幾年時間。
經過訓練,轉到普通學校就讀 別士紅老師說,所有的孤獨癥兒童來學校時都不會說話,老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孩子說話,每天都有至少一小時的時間訓練孩子說話,從最簡單的疊詞開始,“爸爸”和“媽媽”是最主要的內容。“一般需要半年時間才會讓他們說出這兩個詞并且知道含義。”別士紅說,很多父母來看孩子的時候突然聽到孩子叫媽媽,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會說爸爸媽媽之后,學校會再加大詞匯,需要兩三年的培訓,這些孩子才能說出一些簡單的表達詞語,跟人進行簡單溝通。
孤獨癥患者雖然具有刻板行為,而且注意力很難集中,上課的時候幾乎都不會好好學習,但是只要找對方式,很多孩子學習速度非常快。有一個孩子,父母把他送來的時候甚至放棄了希望。但別士紅發現他記憶力非常強,正常的小孩看圖學字的時候,都是會先記住圖形,這個孩子對字特別敏感,能同時記住圖形和文字,而且喜歡教別人,老師就利用這一點不斷表揚他,他康復得非常快,現在已經到普通學校讀小學了。
提醒 確診后,應第一時間送醫接受訓練 多年的教學經驗,讓丁天寶對孤獨癥有了很深的了解,他告訴記者,很多父母因為孩子患孤獨癥,非常容易發脾氣,具有很強的攻擊性等原因,就把孩子關在家中,結果這個孩子在家里很孤獨,癥狀也就越來越厲害,有的孩子總是在家里玩一張紙,形成習慣之后,很難改正,以后可能就離不開這張紙了。
記者了解到,啟德培智學校規模比較大,被山東省殘聯定位為國家級殘疾兒童康復訓練項目定點單位、孤獨癥定點康復機構。日照市內10歲以內的患兒可以到學校免費康復,政府承擔相關費用。丁天寶說,孤獨癥兒童應該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這樣就有希望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回歸社會。0到6歲是孤獨癥的黃金康復期,這個時間進行“搶救性康復訓練”效果最好,所以建議有孤獨癥兒童的家長確診后第一時間送到學校進行康復訓練。記者了解到,孤獨癥兒童有兩個明顯特征:一是語言倒退,孩子到了正常說話年齡不會說話,或者本來會說話之后出現倒退。二是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目光不跟人對視。兩三歲的孩子就能看出來并且確診,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
文/圖 記者 劉九省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