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衣琳
100年前的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德國應付歐洲戰場焦頭爛額之際,于8月23日聯合英國開啟了東亞戰場——青島。
無辜的美麗海濱城市青島一時硝煙四起,戰火所及,遍地瘡痍,日德之間的不義之戰讓青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站在
俾斯麥山上,似乎可以聽到百年前炮聲的轟鳴,遠眺青島,在山海之間,歷史與現實交錯,恍惚回到了 1914年,坐在山石之上,靜靜傾聽炮臺與林木的訴說。
俾斯麥山(今青島山)位于今青島市南區中部偏北與市北區交界處,在歷史上曾用過許多名稱,德占時期叫俾斯麥山,因紀念剛去世不久的德國首相馮·俾斯麥而命名,日占時期改稱萬年山,民國又叫做京山,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青島山。
1899年,德軍在當時俾斯麥山上修建軍事設施,集中動員了大批中國勞工,耗資巨大,經過6年的緊張施工,于1905年整個俾斯麥山炮臺的作戰體系全部完工,并建有數處大口徑炮臺。如今,我們從當時的俾斯麥山德軍炮兵指揮官所寫的戰地日記中也可以看出,該山頭炮臺的主要作戰任務是壓制和摧毀東北方向的敵火炮陣地或直接為德方前沿提供火力支援,而向海上任何目標的射擊都不是俾斯麥山各炮臺的任務。
要塞的命運即是戰爭的結局。
俾斯麥山最慘烈的戰斗來臨了 ,1914年11月7日清晨時節,突破德軍前沿中央堡壘的一支日軍突擊隊穿過臺東鎮南側沿著南北兩側的山路圍攻俾斯麥山。這里的德軍大部分都支援臺東鎮東堡壘去了 ,留守的德軍兵員很少,面對突如其來的日軍依然在頑強阻擊著。在攻打俾斯麥山北炮臺時 ,日軍突擊隊遇到了德軍在山腰處馬克沁式重機槍的攔阻掃射,在損失了1名尉官及13名士兵之后,日軍見硬攻不下,便繞道迂回,從山的背面包抄過來,日軍的多路進攻使德軍的重機槍失去作用,最后日軍占領了該山頭。陣地上的30余名德軍士兵放下武器。這也是在市區內山頭上經過血腥戰斗才奪占的德軍陣地。當時,日軍未料想德軍會如此頑抗,盛怒之下的日軍在占領陣地后憤然用槍托、鐵鍬等將多名德軍戰俘打死,以報復他們在投降前的頑抗。此后,在簽訂了德軍投降書及移交德軍在青島的一切軍事要塞之后,日軍士兵對德軍戰俘的復仇心理才慢慢平靜下來。
由此可見,德軍在俾斯麥山上的南北炮臺在整個日德戰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為駐守前沿的德軍最有力的火力支援陣地,同樣也成為日英聯軍重點打擊的目標。1914年11月7日清晨俾斯麥山這些巨型火炮的沉寂預示著戰爭的結束,這場短暫又慘烈的爭奪戰隨著德軍自行炸毀所有火炮并向穿插而至的日軍突擊隊放下武器而落下帷幕。
現在,回過頭來再次回顧那場廝殺,心中情感甚是復雜。日本和德國為爭奪海外殖民地竟然會在第三國的土地上大打出手,將人道與和平棄之腦后。他們絲毫不顧及當事國的情感,充分顯露其猙獰霸道的面孔。在這些飛石和硝煙中,不論哪一方獲勝,都給廣大青島百姓帶來巨大的傷害和物質損失 。為什么在中國的土地上會出現這等事?需要我們反思。一個國家如果封建專制再加上國弱民窮必然會招致各方列強覬覦瓜分,“弱肉強食”的理念早就是老牌殖民者對付弱小民族屢試不爽的手段。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可以讓我們回顧過去,也可以更加理性地應對未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